然而,康亲王却并未因此而松口,他坚持道:“皇上,老臣虽年迈,但仍可为国家尽一份力。只是这北境的气候实在恶劣,老臣的身体恐怕难以承受。”
康熙见状,心中暗忖,这康亲王分明是不想去北境,可自己又不能强迫他。
无奈之下,康熙只得退而求其次,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你给朕推荐一个人吧。”
康亲王略微思考了一番,然后提出了两个人选:福全和常宁,他们都是你康熙的亲兄弟。
然而,康熙却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两个人选,他解释道:“福全和常宁虽然都是朕的亲兄弟,但他们并无多少军事才能,难以胜任北境的重任。”
既然康熙的亲兄弟都不行,那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呢?
康亲王思索片刻后,突然想到了一个人,于是他说道:“安亲王如何?他可是久经沙场,经验丰富。”
康熙听后,摇了摇头,说道:“安亲王虽然经验丰富,但他如今已经年老体衰,年过六旬,这东北的严寒对他来说恐怕也是个不小的挑战。”
康亲王见康熙对安亲王也不满意,便又提议道:“那惠郡王呢?他年轻力壮,应该可以胜任。”
康熙再次摇头,说道:“惠郡王在南方时就犯了错,朕不仅撤了他的议政王职务,还将他关了禁闭。如今朕怎么能相信他能在北境有所作为呢?”
康亲王一口气报出了十几个人名,但无一例外,都被康熙毫不犹豫地否决了。
这些人要么年事已高,身体状况堪忧,难以承担重任;要么身上存在各种问题,让康熙对他们的能力和品行产生了疑虑。
总之,没有一个能入得了康熙的法眼。
眼看着名单上的人名越来越少,康亲王终于提到了一个人:“大阿哥胤遈,从小就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……”
然而,他的话还没说完,就被康熙打断了。
康熙苦笑着摆了摆手,说道:“康亲王啊,你可别太纵容他了。他才不过十二岁,年纪尚小,如何能担当此等大任呢?”
这场酒宴原本气氛融洽,康熙期待着康亲王能够挺身而出,率领大军北上抗敌。
可谁能想到,康亲王竟然以生病为由,拒绝了这一请求。
康亲王走后,康熙不仅仅是心中难过。
更是气得脸色发青,他怒不可遏地说道:“好你个康亲王,朕就不信,朕还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!”
他的心中虽然愤怒,但也明白此事不能操之过急。
毕竟,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稳定,必须要慎重考虑。
康熙首先想到了明珠和索额图,这两人都是朝廷的重臣,在内阁中地位显赫。
然而,正因为他们身居要职,所以不能轻易离开京城。
一旦其中一人离开,另一人的势力必然会迅速膨胀,这对朝廷的平衡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他苦思冥想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施琅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