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康熙皇帝还下令在这条水路上设置了十四座水路驿站,以及从吉林到黑龙江城的十九座驿站。
每个驿站都配备了三十名壮丁、二十匹骏马和三十头牛,以保证驿站的正常运转和物资的及时运输。
“皇上,臣斗胆直言,罗刹人的田地、禾苗等,乃是他们能够在此地站稳脚跟的根本所在啊!与其如此,不如干脆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田地,让他们在冬天的时候没有饭吃,这样一来,他们必定会人心惶惶,难以维持生计!”高士奇面色凝重地谏言道。
康熙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他呵呵笑道:“朕正有此意呢,不过朕还没有回复萨布素的奏折。”
说罢,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。
高士奇见状,连忙说道:“皇上圣明!如此一来,不仅可以削弱罗刹人的实力,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我大清的威严。”
康熙点了点头,随即下令道:“传旨,命萨布素夺取罗刹所种植的田禾,若不能夺取,或烧、或毁,总之绝不能让罗刹人有丝毫喘息之机!”
高士奇领旨后,立刻拟旨,将康熙的旨意传达给了萨布素,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持。
时光荏苒,转眼间便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五日。
经过一番精心布局,一切都已准备就绪。
这一天,康熙再次召见了沙俄的使者米海罗。
由于米海罗既不懂满语,也不懂汉语和蒙语,所以他在京城已经拖延了很长时间。
这一次,康熙特意命南怀仁和徐日升用拉丁文进行翻译,然后再由懂拉丁文的俄国人将其翻译为俄语,如此一来,双方的交谈才勉强能够进行,但过程却并不顺利。
康熙面带微笑地看着米海罗,缓声道:
“米海罗啊,你们俄国的彼得固然是皇帝,但朕同样也是皇帝啊。你们俄国的人口数量能有多少呢?而我大清可是拥有着亿兆的黎民百姓啊……”
米海罗听完康熙的话,脸上先是露出一丝诧异之色,似乎对康熙所说的“亿兆”百姓数量感到难以置信。
他瞪大了眼睛,看着康熙,沉默了片刻,然后才缓缓开口道:“你们真的有亿兆百姓吗?”
康熙通过翻译听到了米海罗的问题,不禁微微一笑。
他解释道:“我大清幅员辽阔,物产丰富,完全可以自给自足。就单单说这北京城吧,就有数百万的人口呢。”
米海罗听了翻译的话后,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他心里暗自思忖,自己在京城已经盘桓了好几个月,也去过不少地方,确实如康熙所说,无论走到哪里,都是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
“那么,大清皇帝陛下,关于和谈一事……”米海罗犹豫了一下,终于还是开口问道。
康熙似乎早已料到米海罗会有此一问,他从容地从龙案上取出一份国书,这国书是用满文、汉文和拉丁文三种语言书写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