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志明连连点头,表示自己知晓这段过往,“我听堂叔讲过,他常说您是郑成功麾下的第一战将,英勇无比。”
施琅嘴角微扬,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,“嗯,他倒是没有忘记我。不过,澎湖之战时,我与刘国轩各为其主,实属无奈之举啊。”
说到这里,施琅顿了一下,接着道:“但无论如何,我和刘国轩都是对各自主公忠心耿耿的臣子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,你说对吧?”
“提督大人说的没错,您为了大清皇上,我堂叔也是为了幼主延平王也。”
“嗯!”施琅重重地应了一声,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,“既然如此,刘国轩无罪!”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,在房间里回荡着。
接着,施琅稍稍提高了声音,继续说道:“他若肯投降,我施琅在此发誓,必保奏封之为公侯!”
施琅顿了一下,然后又说:“不仅如此,我施琅也绝不与刘国轩为敌。只要他能投降,不但保奏其为公侯,我施琅也愿意和刘国轩结为姻亲!”这最后一句话,更是让人惊讶不已。
说完,施琅转头看向刘志明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,“你回去告诉刘国轩,我施琅是好汉,他刘国轩也是好汉!说话,必然算话!”
话音刚落,施琅猛地站起身子,伸手拔起一根令箭。
他紧紧握住令箭,仿佛那是他的生命一般。
然后,他用一种近乎悲壮的语气说道:“若有违誓言,犹如此令箭一般。”
说罢,只见施琅双手用力,将令箭硬生生地折断。
令箭在他手中瞬间断裂成两瓣,而那劈开的地方,竟然深深地嵌入了施琅的手中,鲜血顿时顺着他的手指流淌下来。
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让刘志明吓得猛地站了起来,他瞪大眼睛,满脸惊恐地看着施琅,结结巴巴地喊道:“提督大人.....”
“呵呵.....”施琅微微一笑:“刘志明,赐你一千两银子,你即刻动身前往台湾,好好的和你堂叔商议。若他诚信归来,我施琅决不食言。”
刘志明当场跪地:“承蒙施琅将军信任,我刘志明定一字不差的转达堂叔。”
送走了刘志明之后,施琅依旧坚持着他那套说辞。
他深知要想顺利收复台湾,就必须争取到刘国轩的支持。
于是,他果断地派出了十余名与刘国轩关系密切的人,让他们分别前往台湾,去劝谏刘国轩。
这些人对施琅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,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以赴,完成这项重要任务。
其中一人说道:“我回到台湾后,定会立刻去找刘国轩,将施大人的意思转达给他。”
另一人也附和道:“我也会尽力劝解冯锡范,让他带着诚意归降。”
与此同时,林平英也采取了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