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秉暗中紧急收拾了自己的金银细软,然后派出一艘双帆船,趁着夜色,悄悄地将自己的妻儿老小以及家眷共计八十二口人,火速逃回了厦门。
几天之后,姚启圣召见了刘秉。
刘秉心中忐忑不安,但还是硬着头皮去见了姚启圣。
在会面中,刘秉详细地向姚启圣汇报了澎湖岛上的许多情况。
姚启圣听得十分认真,不时插话询问细节。
最后,姚启圣根据刘秉提供的信息,深思熟虑后写下了一道奏折,详细地奏报给了康熙皇帝。
康熙闻听刘国轩十大战将之一的刘秉投诚,非常的高兴,于是命其为总兵,统归施琅管辖。
正月二十六日这天,阳光明媚,万里无云。
然而,在台湾的总理衙门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——李瑞竟然抢夺了一艘民船!
他抢夺渔船后,带着自己的二十一名家眷一同出逃,公然投向了大陆。
三月十八日,台湾士卒许福等十四名兵卒,竟然也驾着一艘小船,从台湾猴树港湾悄悄逃走,直奔大陆投诚 。
紧接着,台湾的海贼郑财、许六等人也纷纷效仿,接连投诚。
这些人原本都是台湾的士兵、官员,甚至还有水师的成员。
他们的离去,让原本就人心惶惶的台湾和澎湖地区更加风声鹤唳。
此时的台湾、澎湖,早已经人心惶惶了。
三月初,阳光明媚,海风拂面。
施琅站在船头,指挥着二十艘中型战船,如离弦之箭般顺着风势直奔台湾而去。
仅仅一天时间,他们就抵达了台湾北部的鸡笼山。
这座山位于如今台北的正东北方向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施琅下令抛锚,让船只在鸡笼山附近停靠,以便更好地探查周围的情况。
他站在船头,极目远眺,只见鸡笼山巍峨耸立,山脚下的港湾里停靠着一些台湾官兵的船只。
当台湾官兵发现施琅的船队后,立刻紧张起来,他们迅速派出船只,准备与施琅应战。
然而,施琅毫不畏惧,他果断下令开火。
一时间,炮声隆隆,火光冲天,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台湾官兵的船只。
台湾官兵猝不及防,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。
他们的船只纷纷中弹,有的当场沉没,有的则燃起熊熊大火。
鸡笼山附近的海面上,硝烟弥漫,喊杀声、惨叫声此起彼伏。
施琅站在船头,看着敌人的惨状,不禁哈哈大笑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