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1059章 姚启圣丢了兵权

第1059章 姚启圣丢了兵权(2 / 2)

若退至福建,又恐风浪阻隔,船队漂泊,成为郑军反击之靶子,或遭风暴吞噬,全军覆没。

此乃“有进无退”之绝境,实为兵家大忌。

再者,澎湖列岛虽多,然适于大军停泊之处,皆在郑军重兵把守之下。冬日风急浪高,若不能一举攻下港口,清军将无处避风,困守海上,士气低落,船只损耗,粮草不继,战事难以为继。此乃停泊休整之难,亦为持久战之弊。

至于登陆作战,更属不易。狂风巨浪之中,士兵颠簸难行,小船接驳危险重重,难以发挥战斗力。

若强行登陆,必损兵折将,得不偿失。此乃登陆作战之艰,亦为攻坚克难之困。

综上所述,冬日攻台,利少弊多,风险极大。臣以为,当以夏末秋初为佳,乘西南季风,风轻浪平,船舰可联队航行,官兵免晕眩之苦,亦可集中兵力,攻其不备。此乃“出不意,攻无备”之良策,亦为“因剿寓抚”之良机。

臣虽知战事艰难,然亦深知,若不趁此良机,恐贻误战机,徒耗国力。

惟愿皇上明察,暂息锋芒,待天时地利人和俱备,再行进取,以保全胜。

臣琅顿首再拜。

康熙念完施琅的奏折,默默的将奏折合上。

此时已经十一月,天寒地冻。

乾清宫内生着炭炉子,火炭噼里啪啦的直响。

康熙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:“施琅果然是海上战将,看起来,朕用人用对了!”

于是康熙给施琅回信,告诉施琅:“朕不催促你攻台湾,授予你专征之权,至于何时、何地、如何攻台湾,皆由你来定夺,朕在京城期盼你的凯旋。”

姚启圣虽然失去了军权,被降职成为一个管后勤的官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不振,也没有对工作敷衍了事。

相反,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职责中。

他深知后勤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,所以他事必躬亲,亲自处理所有的后勤补给事务。

无论是粮草的调配、物资的运输还是士兵的生活保障,他都一一过问,确保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姚启圣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机会。

他现在担任闽浙总督,掌控着两省的钱粮。

这意味着他可以利用浙江的粮食来补给福建,而这正好为他正在修建的修来会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于是,姚启圣果断地加大了对台湾当地军民的宣传力度。

他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百姓传递大陆的繁荣和安定,以及回归祖国的好处。

同时,他还积极改善与台湾的关系,为台湾投诚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。

这些努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,越来越多的台湾百姓被姚启圣的诚意所打动,纷纷乘船来到大陆投诚。

这让姚启圣看到了另一种收复台湾的可能性——不用刀兵,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台湾回归大清。

姚启圣的想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,他对台湾的态度从之前的剿灭转变为安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