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花江,江水清,
浩浩瀚瀚冲波行,
云霞万里开澄泓。
诗中“连樯接舰屯江城”即指吉林船厂(今吉林市)战船云集的场景。
“彩帆画鹢”:以华美的船饰展现水师气势。
“貔貅健甲”:喻指精锐将士(貔貅为古籍中猛兽,象征勇猛军队)。
“我来问俗非观兵”:含蓄点明巡视边疆、体察民情的主旨,彰显帝王胸襟。
这首诗,不仅体现了康熙的文采,而且也给松花江流域带来了标志性的事件。
吉林如今有“松花江放船歌”公园,证明康熙二十年,康熙于松花江阅兵的盛况。
纳兰性德也写了两首诗,诗名均为《松花江》,后世三百年,广为流传。
其一《松花江》:
弥天塞草望逶迤,万里黄云四盖垂。
最是松花江上月,五更曾照断肠时。
其二《松花江》:
宛宛经城下,泱泱接海东。
烟光浮鸭绿,日气射鳞红。
胜擅佳名外,传讹旧志中。
花时春涨暖,吾欲问渔翁。
康熙和纳兰性德站在松花江畔,江水奔腾,波光粼粼。他们二人在此地以诗词比文采,一较高下。
康熙的诗词气势磅礴,如江水滔滔;纳兰性德的词作则婉约细腻,似微风拂面。
两人你来我往,互不相让,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,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历史考证。
检阅水师结束后,康熙按照惯例赏赐了当地的官兵银两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康熙在行宫召见了萨布素和纳兰性德。
“臣萨布素叩见皇上!”“臣纳兰性德叩见皇上!”两人齐声高呼,然后跪地行礼。
“平身吧。”康熙微笑着挥挥手,示意他们起身。
两人站起身后,康熙又呵呵一笑:“二位请坐。”
两人依言坐下后,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,他们不知道康熙召见他们究竟所为何事。
于是,他们只能直勾勾地盯着康熙,静静地等待着他发话。
康熙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。
他再次开口说道:“萨布素,你对雅克萨城了解多少呢?”
萨布素心中猛地一紧,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汗。
他连忙摇头,诚惶诚恐地回答道:“回皇上,微臣惶恐,微臣并未曾去过雅克萨。”
康熙听后,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。
然后,他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嗯!朕也只是从奏报中得知一些关于雅克萨的情况。”
萨布素见状,赶紧附和道:
“皇上所言极是,微臣也只是略有耳闻。不过,微臣听闻雅克萨已被罗刹国侵占,那里的百姓也遭受着罗刹国的欺压。不知皇上为何不出兵围剿,夺回我大清的土地和百姓呢?”
康熙闻听此言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,他拍手叫好道:“问得好!朕今日召见二位,正是为了雅克萨之事。”
萨布素一听“雅克萨”三个字,顿时来了精神,他挺直了身子,急切地问道:“皇上有何指示?微臣定当全力以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