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万正色啊,可不是我老姚瞧不起你。皇上屡次催促你进军攻打台湾,可你却充耳不闻,偏要给皇上呈上那什么……什么……《三难六不可疏》?这道奏疏,不正是皇上剥夺你水师提督一职的依据嘛。”
万正色闻言,脸色变得有些难看。
他猛地站起身来,一把夺过圣旨,匆匆扫了一眼,然后追问:“那是谁来接任水师提督呢?”
姚启圣见状,又是一阵呵呵轻笑,不紧不慢地回答道:“本督暂且先接手这个职位,等过些时候,自然会由施琅来担任水师提督。”
万正色紧闭双眸,满脸都是不甘心的神色,嘴里喃喃道:“施琅……果然是施琅……”
姚启圣嘴角微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,他用手指向岸边,说道:“万正色,你看那边有两匹好马,本督就送给你了。你快快打马回京吧,说不定皇上还会给你安排个好差事呢。”
万正色根本不看姚启圣一眼,他径直走到马匹前,翻身跃上马鞍,然后狠狠地抽了一鞭子,那匹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北疾驰而去。
姚启圣站在原地,望着万正色渐行渐远的背影,嘴角的笑容变得越发明显,最后他忍不住呵呵笑出了声:“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!”
紧接着,姚启圣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系列决定。
他当即将朱天贵任命为总兵,同时将万正色所任命的那些将领们全部撤职。
那么,这个朱天贵何许人也?
原来,朱天贵本是台湾的左都督,在三藩之乱时,他为郑经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然而,当郑经战败逃亡之际,姚启圣亲自前往朱天贵的大帐,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口才,成功地策反了朱天贵。
就这样,朱天贵率领着三百艘战船以及三万余名士卒,投降了大清。
朱天贵的投降,对于郑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这使得他的实力大大削弱,最终不得不被迫退出厦门。
而实际上,姚启圣通过招降郑氏大军,成功地收拢了总计五万多人,其中朱天贵所带来的投降人数更是众多。
早在最初组建水师的时候,朱天贵就被姚启圣视为首选的总兵人选。
然而,当万正色担任水师提督之后,情况却发生了变化。
万正色对朱天贵的背景心存疑虑,认为他作为郑氏投降的官兵,难以完全信任。
因此,万正色毫不犹豫地撤下了朱天贵的职务。
但姚启圣的看法与万正色截然不同。
他坚信,即使是投降的官兵,同样有机会立下赫赫战功。
所以,当万正色离开后,姚启圣果断地任命朱天贵为总兵,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时间过得飞快,还不到十五日,施琅就已经抵达了福州。
当他得知姚启圣已经前往厦门水师时,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厦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