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992章 颓废的郑经

第992章 颓废的郑经(1 / 2)

然而,耿精忠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。

他很快就发现,朝廷对他根本就不重视,不仅没有大兵压境,反而将主力大军调往荆州,去对付吴三桂。

耿精忠见状,心中懊悔不已,他意识到自己与郑经的合作简直就是一场闹剧。

即便没有郑经,自己也能攻打江南、江西。

而此时的郑经,已经趁着清军主力不在,迅速攻占了金门,并与耿精忠彻底翻脸。

郑经亲自率领大军,气势汹汹地向厦门发起进攻。

由于人心思旧,许多福建的百姓仍然认为郑氏才是正统,所以他们纷纷响应郑经的号召,使得郑经的军队如鱼得水,一路势如破竹。

郑经的大军接连攻克了漳州、泉州、汀州、潮州等地,其势力范围从广东一直延伸到福建,总计占领了七府八十二县。

一时间,郑经的声势浩大,甚至一度超过了耿精忠的势力。

然而,面对郑经的叛乱,大清却无暇顾及。

因为此时的大清正忙于应对耿精忠和吴三桂的威胁,根本无法抽出足够的兵力来对付郑经。

所以,大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郑经的势力不断扩张,而无能为力。

王辅臣投降之后,朝廷如释重负,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耿精忠了。

然而,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郑经却犯下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。

郑经错误地估计了形势,他认为耿精忠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江南和江西地区,而其老家福建等地则相对空虚。

基于这种判断,郑经决定派遣大军去袭击耿精忠的老巢,企图给耿精忠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
耿精忠得知郑经的计划后,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
他毫不犹豫地将原本部署在江南和江西的大量军队调回福建,以加强防守。

康亲王杰书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发展。

当他看到耿精忠突然撤军时,便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必有缘由。

于是,他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康熙皇帝。

康熙皇帝得到报告后,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奥妙。

他推断耿精忠和郑经之间一定发生了内讧,导致耿精忠不得不回防。

康熙皇帝当机立断,命令康亲王杰书迅速进攻福州,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。

耿精忠此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他的南面有郑经的大军压境,北面则是强大的清朝军队。

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耿精忠最终选择了开城投降,再次回到了清朝的阵营。

康熙皇帝对耿精忠的回归表示欢迎,并任命他为先锋部队,与康亲王一同攻打郑经。

郑经这时才如梦初醒,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,但为时已晚,他已经别无选择,只能硬着头皮与清军展开对抗。

这场清军与郑军之间的对抗持续了整整三年,双方互有胜负。

然而,就在关键时刻,吴三桂的军队遭遇惨败,朝廷得以将大量军队调往福建战场,对郑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。

郑经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一系列的惨败,士气低落,许多人向大清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