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施琅的儿子既不读书考取功名,又回到老家经商,也算是有自己的出路,这似乎并不能算是隐瞒吧?”
然而,就在康熙话音未落之际,索额图突然又笑了起来,接着说道:
“若是这两人果真只是安分守己地经商过日子,微臣自然也不会多嘴。可问题在于,三藩之乱时,这二人竟然投降了郑经,而且还被郑经委以重任呢!”
“什么?”康熙闻言,不禁失声惊呼。
他对这件事完全一无所知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惊愕和愤怒。
一旁的明珠和李光地,同样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得目瞪口呆,因为他们对此事也知之甚少。
索额图稍作停顿后,接着说道:“康熙十九年,郑经在战场上遭遇惨败,只得狼狈逃回台湾。而施世泽、施世良这对兄弟,带着全家七十多口人,逃离了大陆,与郑经,一同前往台湾。”
索额图的这番话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朝堂之上轰然炸响。
原本就对施琅心存芥蒂的大臣们,此时更是群情激愤。
他们纷纷指责施琅与郑氏暗中勾结,其两个儿子投降郑经并迁居台湾,更是坐实了他奸细的身份。
“皇上,施琅与郑氏互通款曲,还纵容儿子投降郑氏,其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!如此不忠不义之人,非但不能让他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,更应当严惩不贷,以儆效尤!”
李之芳迫不及待地站出来,义正言辞地说道,“依微臣之见,应当将施琅的首级送往台湾,以震慑郑经,让他知道背叛朝廷的下场!”
然而,康熙对于李之芳的进言并未做出回应,而是转头看向索额图,沉声道:“索额图,你所言是否属实?”
索额图道:“回皇上,微臣所言句句属实,绝无半句虚言!若皇上对此仍有疑虑,大可传召康亲王前来问询,一切便知分晓。”
康亲王如今几乎不再上朝,这其中的缘由,众人皆知。
自从其他议政王的头衔被尽数剥夺之后,康亲王便深感自身地位岌岌可危。
为了避免卷入朝廷的纷争之中,康亲王三次上书,恳请辞去议政王的职务。
然而,康熙皇帝却并未应允他的请求。
无奈之下,康亲王只得另寻他法。
最终,他选择以生病为由,告假在家。
如此一来,他每月入宫的次数也变得极为有限,至多不过两次而已。
本来非常兴奋的上朝,满心欢喜的要确定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,没想到碰了个大钉子。
这让康熙非常的迟疑了。
索额图进言道:“皇上,依微臣之见,施琅实难胜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。且不说他的能力如何,单就其家族背景而言,便存在诸多隐患。施琅有两个儿子,以及子孙后代几十口人皆在台湾,如此一来,他又怎能全心全意地为朝廷效力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