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982章 李光地的决定

第982章 李光地的决定(2 / 2)

陈廷敬有些迟疑,他犹豫了一下,然后才开口说道:

“微臣认为,水师提督这个职位至关重要,不仅需要具备海战的丰富经验,还需要有统领军队的果敢气魄。然而,经过深思熟虑,微臣觉得目前朝廷恐怕确实难以找到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合适人选,或许只能通过培养来满足需求。”

高士奇显然对陈廷敬的观点持有不同意见,他立刻反驳道:

“陈先生,您的看法固然有一定道理,但您可知道,要培养一个骁勇善战的骑兵都统,或许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便能够初见成效。但若是要培养一名出色的水师提督,那可绝非易事啊!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深厚功底,又怎能轻易成就呢?”

康熙听闻两人的争论,插话问道:“那么,依你之见,可有合适的人选呢?”

高士奇胸有成竹地点点头,答道:

“陛下,如今北方的罗刹国正蠢蠢欲动,屡屡侵犯我国的尼布楚、黑龙江等地。朝廷若想平定东北局势,就必须先稳固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。

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朝廷绝对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培养水师提督,而是应当寻找那些已经具备丰富经验的将领来担任此职。”

康熙缓缓地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,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凝重地说道:“高士奇啊,你所说的这些情况,朕又何尝不知呢?东南地区的局势如此紧张,如果不能平定那里的战乱,又如何能够分出兵力去抵御罗刹国的侵扰呢?然而,更让朕忧心忡忡的,却是准格尔的葛尔丹啊!”

他顿了一下,似乎是在整理思绪,接着继续说道:“据传闻,葛尔丹如今的势力如日中天,他不断地兼并蒙古西边的各个部落,其野心勃勃,实在令人担忧啊!”

康熙深深地叹了口气,仿佛心中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
他接着说道:“虽说朝廷已经剿灭了三藩之乱,但这并不意味着朝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东南地区与郑经之间的拉锯战,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之久,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,反而我们处处处于被动的局面。”

他的眉头紧紧皱起,显得十分苦恼,“东北的罗刹国屡屡侵犯我国边境,朕早已派遣了一千多兵马前去剿灭匪患,同时也派出了和谈的使者,希望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。可是,这一切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,毫无效果啊!”

康熙的语气越发沉重,“而准格尔的葛尔丹,仗着他活佛的身份,在短短十年间,竟然控制了青海、西藏、蒙古西部等众多地域,其势力范围之广,几乎相当于我大清国的一半啊!”

说到这里,康熙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,“只可惜,由于三藩之乱的缘故,朕实在是无暇顾及远在蒙古西部的葛尔丹!反而只能看着他日渐壮大,却又无能为力。”

高士奇口若悬河、滔滔不绝地讲述着,但说到底,他也只是纸上谈兵,根本无法具体指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任水师提督这一要职。

康熙见状,便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光地,说道:“光地啊,你本就是福建人,对当地的情况应该比较了解,你给朕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吧。”

此时的李光地,由于深得康熙的宠幸,与皇帝朝夕相处,其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