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血浓于水,尚之信心中虽然对尚可喜有所不满,但在听到父亲倒地不起的那一刻,他的心中还是不由得一紧,意识到情况不妙。
他立刻吩咐身边的侍卫迅速打开房间的门锁,然后心急如焚地冲进房间里。
一进门,尚之信就看到尚可喜倒在地上,不省人事。
他心中一阵慌乱,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父亲身边,小心翼翼地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,然后急匆匆地把他抬到床上,让他能够平躺着休息。
安置好尚可喜后,尚之信不敢有丝毫耽搁,急忙派人去找大夫前来诊治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尚之信在房间里焦急地踱步,心中默默祈祷着父亲能够平安无事。
终于,大夫匆匆赶来。
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和诊断,大夫告诉尚之信,尚可喜只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导致暂时昏厥,身体并无大碍。
听到这个消息,尚之信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,但他的眉头依然紧紧皱着,显然对父亲的状况还是有些担忧。
尽管尚可喜并无大碍,但尚之信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他的监管。
相反,他决定继续将尚可喜监禁在房间里,不允许他踏出房间大门一步。
这样的决定,既是出于对父亲安全的考虑,也是为了防止他再惹出什么事端来。
尚可喜在清醒过来后,得知自己被儿子监禁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悔恨之情。
他懊悔不已地想道:“当时我就不应该把兵权交给尚之信啊!我怎么能如此轻信他呢?”然而,事已至此,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了。
尚可喜不禁感叹自己一生对大清忠心耿耿,几十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围剿叛贼的行动,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可如今,却因为自己的儿子造反,不仅让自己名誉扫地,还落得个被囚禁的下场。
“唉……”尚可喜无奈地摇着头,脸上露出一丝傻傻的苦笑。
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,失去了自由,也失去了希望。
他不知道尚之孝的下落如何,更不知道金光已经惨遭杀害。
在这孤独和绝望的时刻,尚可喜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。
“我尚可喜,生是大清的人,死是大清的鬼!”尚可喜在心中暗暗发誓,他下定决心,无论如何都要对大清忠心耿耿。
他坐在书桌前,拿起毛笔,蘸满了墨汁,然后在一张宣纸上奋笔疾书。
他要写下一封遗言信,表达自己对大清的忠诚和至死不渝的决心。
写完信后,尚可喜将其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,放在桌子的一角。
接着,他站起身来,走到房间的中央,抬头看了看房梁。
一条洁白的白绫已经挂在了房梁上,那是他事先准备好的。
尚可喜深吸一口气,踩上了凳子,将脖子伸进了白绫的套子里。
“皇上啊,老臣……老臣绝不与吴三桂逆贼为伍!老臣我到了地下,也要护佑大清国!”尚可喜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着,带着一丝决绝和悲壮。
说完最后一句话,尚可喜的脚猛地一蹬,凳子应声倒地。
他的身体瞬间失去了支撑,悬挂在了半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