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911章 谈笑风生

第911章 谈笑风生(2 / 2)

“三年前,吴三桂刚刚起兵造反的时候,朝廷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,自然也来不及调兵遣将去防御他那二十万大军。可是,吴三桂在轻而易举地拿下湖南之后,就像被钉住了一样,稳稳地扎下了营寨,再也没有继续向北进军。”

他顿了顿,接着说:“等到他后来又想要北伐的时候,我康熙皇上早就有所准备了。皇上迅速调兵遣将,在荆州屯兵十万,牢牢地守住了长江,让吴三桂根本无法渡江。”

图海心中暗自惊叹,他没想到周昌对于这些事情竟然如此了解,而且分析得如此透彻。

他想起吴三桂这三年来,曾经数次想要强行渡江,却都未能成功,原来都是因为当年吴三桂与朝廷谈判时,下达了不准渡江的命令。

这些事情,图海自己也是后来才知道的,而周昌却能如此清晰地洞察其中的关键,实在是不简单。

“先生大才啊……然而朝廷已经和吴三桂打了三年了,虽然吴三桂没有北上一步,但朝廷也就是与吴三桂打了个平手,朝廷也难以南下一步啊……敢问先生可有妙计?”

图海一脸恳切地看着周昌,似乎对他寄予了厚望。

周昌微微一笑,站起身来,端起酒杯,仰头一饮而尽。

然后他缓缓放下酒杯,看着图海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图海将军,请恕周昌直言,朝廷如今与吴三桂分庭抗礼,分不出输赢,完全是咎由自取!”

图海闻言,脸色猛地一变,他瞪大了眼睛,满脸惊愕地看着周昌,显然被这个回答给吓到了。

他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你……为何这么说?”

周昌冷笑一声,接着说道:“从如今的战局来看,皇上任人唯亲,江浙一带是康亲王,湖北荆州一带是安亲王、以及惠郡王、庄亲王、这西北一带原本是大将军贝勒董额,总督哈占等人控制,这些人哪里是什么行军打仗的材料?他们一个个吃喝玩乐,根本就不想打仗……”

图海错愕不已,他端起酒壶,亲自给周昌倒了一杯酒:“您继续说......”

周昌接着道:“这些皇亲贵胄,仗着身份地位,在军中作威作福,不听良将之言,致使战机多次贻误。若能换一批有真才实学、能征善战之人,何愁吴三桂不灭。就如将军您,治军严谨,赏罚分明,这才让西北战局有了转机。”

图海听后,沉思片刻,缓缓点头道:“言之有理,本将听说,勒尔锦在荆州一带,修了一处大的郡王府,每日沉迷喝酒玩乐,皇上也下旨催促了好多次,然而他根本就不听皇上的,从来不进兵一步。”

周昌呵呵笑道:“我在西北也待了两年,那大将军贝勒董额与总督哈占,屡战屡败,因此龟缩在西安府,其实他们手中有五万大军,我也听说朝廷多次督促他们进兵,然而他们害怕损兵折将,或是害怕战败,依然是屯兵西安府不出。若不是您图海来了,那王屏藩和吴之茂,或许早就会占据西安了。”

“哎......”图海长长的叹了口气:“你说的不无道理,如今议政王们同气连枝,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,不发兵攻打吴三桂,皇上也无可奈何啊!”

图海心中其实跟明镜儿似的,对于安亲王和康亲王这些人,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。

以这两位亲王为首,他们对于率兵去平定吴三桂的叛乱,那可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呢。

而且图海还深知,这几位王爷之所以会联合起来,并且牢牢地掌控着大清的兵权,说到底,无非就是因为当年他们被皇上给取缔了议政的大权,心里头一直憋着一股气,愤愤不平啊!

就在这时,周昌点了点头,缓缓说道:

“依我之见啊,如今这西北眼看就要平定下来了,只要朝廷能够对耿精忠等人采取招安的态度,把吴三桂的那些羽翼都给分化瓦解掉,然后再派遣大批的军队渡过长江,一路杀将下去,那吴三桂肯定是必败无疑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