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苏拜大人,我王辅臣并非不讲理之人,宁羌州兵变,皆是莫洛“控驭失宜,军心不服。”所致,然而兵变已经成为事实,我王辅臣无可奈何。王辅臣愿意领莫洛死因之罪,恳请朝廷派来使臣抚慰,对官兵宣读皇上的圣意,只要官兵能够保全,我王辅臣甘愿领死罪,即便粉身碎骨,也在所不惜。”
“好!那我即刻向军营中的将领士卒们,宣读皇上的旨意。”苏拜面色凝重地说道,然后双手抱拳,向着王辅臣作揖行礼。
然而,王辅臣却突然打断了他的话,面带微笑地说道:
“非也!苏拜大人,你虽然是钦差,但毕竟地位低下,将领们未必会相信你的话。我看还是请皇上派一位位高权重的使臣前来宣读圣意,这样才能让众人信服啊!”
苏拜闻言,心头猛地一震,他没想到王辅臣竟然会如此直接地拒绝自己。
要知道,他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传达命令的,如今却被王辅臣如此轻视,这让他感到十分尴尬和无奈。
不过,苏拜也并非愚笨之人,他立刻明白了王辅臣的意图。
这显然是王辅臣的缓兵之计,他并不想这么快就接受朝廷的旨意,而是想借机拖延时间,等待吴三桂发兵北上。
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坐山观虎斗,坐收渔翁之利了。
想到这里,苏拜心中暗叹一声,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王辅臣的想法,于是只得点点头,说道:“王将军所言极是,下官这就去京城,请皇上派一位位高权重之人前来。”
就这样,这场短暂的交锋以王辅臣的胜利而告终。
他成功地留下了自己的儿子王吉贞,同时也将苏拜赶回了京城。
而苏拜则带着满心的无奈和沮丧,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。
然而,王辅臣的起兵却让吴三桂欣喜若狂。
他暗自思忖着,如今天下已有十分之六七落入自己囊中,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拨出二十万两白银,作为犒赏王辅臣将士的资金。
不仅如此,吴三桂还迅速加封王辅臣为“平辽大将军陕西东路总兵”,这一职位的授予无疑是对王辅臣实力的认可和重视。
紧接着,吴三桂不断地催促王辅臣尽快进军京城,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。
王辅臣得到了吴三桂的诸多好处,自然不敢怠慢。
他立刻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征讨甘肃和陕西一带,所到之处,势如破竹。
整个陕西地区,除了西安府之外,其他地方都纷纷投降了王辅臣。
此时的西安府犹如风中残烛,岌岌可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