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三桂觉得很奇怪,于是他又重复了两次这样的占卜过程,结果却都和第一次一模一样。
这让吴三桂更加坚信,自己以云贵为根据地,实现割据长江南端的设想,一定是符合天意的。
方光琛对吴三桂进一步劝说道:“只要我们运用‘汉高分羹之计’的策略,必定能够引发天下震动。到那时,凭借我们强大的兵力,一来可以与清朝划地讲和,二来还可以要求他们将世子和世孙放回南方。”
吴三桂经过深思熟虑,最终接受了这一谋略。
如今,吴三桂已经成功地控制了云贵和湖南的全部地区,其兵势更是一路延伸到了长江南岸的湖北松滋。
与此同时,各地纷纷响应吴三桂的号召,他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了信心,认为完全有能力与清朝分庭抗礼。
于是,吴三桂决定以停止北进为条件,通过和谈来实现自己的目标,即割据长江以南,并取回被清朝扣押的吴应熊和吴世霖等人。
此外,吴三桂深知满洲骑兵的厉害,认为在平阳地带难以与之抗衡,因此不敢轻易渡江,而是将军队驻扎在虎渡口。
不仅如此,方光琛还不遗余力地劝说吴三桂不要渡江,甚至不惜使用反间计。
在他的挑拨下,原本深得吴三桂信任的刘玄初逐渐失去了宠信,而马宝因为主张渡江北伐,也遭到了吴三桂的降罪。
因此方光琛深思熟虑后,挥笔疾书,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道奏章。
这道奏章言辞恳切,字字珠玑,详细陈述了吴三桂的请求,希望康熙能够释放吴应熊、吴世霖等人。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如此重要的奏折,吴三桂竟然没有亲自过目。
这一疏忽,使得方光琛和吴应麒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,最终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案。
次日清晨,早朝的钟声准时响起,大臣们鱼贯而入,向康熙行礼问安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”
“众爱卿平身……”
康熙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待众人站起身来,他缓缓扫视着群臣,目光如炬。
突然间,有两人站了出来,步伐稳健地走到大殿中央,然后双膝跪地。
“臣耿聚忠、耿昭忠前来请罪。”
康熙定睛一看,原来是耿精忠的两个兄弟,耿聚忠和耿昭忠。
这耿精忠造反的消息,犹如一阵狂风,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京城。
这两兄弟自然也未能幸免,得知自家大哥造反的消息后,他们经过一番商议,决定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主动前来向康熙请罪,以表明自己的立场。
康熙见状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:“你们二人,何罪之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