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无情最是帝王家。
然而,康熙虽然贵为天子,但他毕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。
他与建宁公主的关系一向很好,而且对吴世霖这个孩子也颇为喜爱。
如今吴三桂谋反,建宁公主和吴应熊夹在中间,处境实在艰难。
看到康熙这副模样,站在一旁的高士奇忍不住再次站出身来,进言道:
“皇上,如今吴三桂已然谋反,局势严峻。依微臣之见,应当立刻暂停耿尚二藩的撤藩事宜,并下令让耿精忠、尚可喜以及广西的孙延龄率领各自的部下,直接奔赴云贵地区,围剿吴三桂。如此一来,或许能够迅速平定叛乱,稳定局势。”
康熙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:
“甚好!朕正有此意!熊赐履,拟旨吧,暂且停止耿尚二人的撤藩事宜,责令他们三人率领部下,分别向云南、贵州进军,务必阻挡吴三桂的叛乱之势。”
“遵命……”熊赐履赶忙躬身应道。
作为内阁大学士,如今众多圣旨的拟定工作都落在了他的肩上。
他不仅能熟练地运用汉文书写,还精通满文,这在康熙朝前期可谓凤毛麟角。
熊赐履稍作整理,便在武英殿内寻得一处空位,稳稳当当地坐下,铺开纸笔,开始挥毫泼墨,拟写圣旨。
康熙见状,略作沉思,接着说道:
“吴三桂如今已然占据了云南和贵州两地,依朕之见,他接下来必定会挥师进军湖南和四川……”
话至此处,尚未说完,只见一旁的徐圆梦眼疾手快,迅速拿起桌上的舆图,小心翼翼地展开,平铺在康熙的龙案之上。
康熙定睛观瞧,舆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湖南和四川的地理位置,他不禁轻声念叨:“湖南和四川……”
然而,就在此时,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:“报……四川湖南总督蔡毓荣的八百里急奏……”
那声音由远及近,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,显得格外刺耳。
在武英殿内,原本静谧的氛围被一阵骚动打破。
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殿外,仿佛那里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正在发生。
就连正在埋头书写奏折的熊赐履,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吸引,手中的笔杆子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停在了半空中。
“呈上来……”还未等康熙开口吩咐,一旁的徐圆梦便迫不及待地喊道。
他的声音在这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突兀,但却没有人在意,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即将被呈上来的奏折上。
门外的太监听到徐圆梦的呼喊,不敢有丝毫怠慢,一路小跑着进入殿内,将奏折恭恭敬敬地递到了徐圆梦的手中。
徐圆梦接过奏折,转身快步走到康熙面前,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呈递给了皇帝,之后便默默地退到了一旁。
康熙的面色异常凝重,他的眉头紧紧皱起,似乎已经预感到这奏折中的内容不会是什么好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