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国治的脸色惨白如纸,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,但他的嘴巴却依然硬着,骂道:“吴三桂,你这反贼!你不得好死!”
然而,他的咒骂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。
刽子手们根本不理会他,只见其中一人手起刀落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朱国治的人头瞬间落地,鲜血溅了白旗,顿时白旗染上点点猩红。
“将朱国治的狗头传阅三军!”吴三桂大声吩咐道。
于是,朱国治的人头被装在一个木盒里,在三军之中传递。
每一个士兵都亲眼目睹了这颗血淋淋的人头,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寒意。
祭奠完永历皇帝后,吴三桂宣布,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,在昆明城外检阅三军。
在这一天,吴三桂率领着十五万大军,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汇聚于此。
这些士兵们,曾经身着满清的战袍,但如今却都换上了大明的服饰,仿佛是一场华丽的变身。
他们的辫子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逐渐生长的头发,这一改变不仅是外在形象的转变,更象征着对大明的回归和认同。
而那些曾经代表着满清统治的官服、袍子等,都被无情地扔到了火场上,熊熊烈焰燃烧了整整一天一夜,将这些象征着屈辱和压迫的衣物化为灰烬。
随着官兵们改换衣冠,旗帜也全部变成了白色,这一颜色的选择既庄重又肃穆,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大明的忠诚和决心。
步兵和骑兵们都戴上了白色的毡帽,整齐划一的队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。
然而,吴三桂并没有完全听从刘玄初的建议,尊朱三太子为主。
相反,他自封为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,展现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野心。
为了更好地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,吴三桂设立了执金吾这一职位,并分别任命了前后左右四位将军。
在每个执金吾将军之下,又依次设立了左右两翼将军、骁骑前、后、左右将军,以及奋威、从威、亲威、建威、广武、勇略等将军。
此外,吴三桂还特别设立了各路总管征朔、讨朔、复朔、灭朔、殄朔、破朔、剿朔、靖朔等八大将军,以应对不同的战略需求和战场形势。
这些将军们各司其职,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指挥体系。
吴三桂封郭壮图为留守云南路总管将军,料检云南府属印信,催征银两充饷。
以胡国柱为金吾左将军,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,吴国贵为金吾前将军,吴应麒为金吾后将军,马宝为铁骑总管将军。
其余四镇十营总兵高起隆、刘之复、张足法、王会、王屏藩等俱令挂将军印随征。
此外,以方光琛为吏曹.来度为户曹、钱点为礼曹、韩大任为兵曹、冯苏为刑曹、吕李子为工曹、郭昌为云南巡抚。
同时,遣人持信札赴黔、蜀、楚、秦等处,秘密联结同党与旧部,并致信给耿、尚二藩和台湾郑经,策动他们举兵伐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