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双手按剑,静静地立于冢前,宛如一座雕塑。
在他身后,文武官员们皆身着丧服,一片素白。
就连他们的战马也披上了白色的绫缎,仿佛在为这场葬礼增添一份庄重和肃穆。
整个场面看起来,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国殇,让人不禁心生悲凉。
\"奏《太平令》!\"
随着赞礼官的一声高喝,七十二名乐工从阵中鱼贯而出。
他们手持各种乐器,站成整齐的队列。
画角十二支仰天齐鸣,那声音高亢激昂,如同寒冬中的北风呼啸而过,压过了寒风的呜咽。
花匡鼓二十四面同时敲响,如惊雷滚动,震得四周的枯枝簌簌作响。
笛声则如穿云裂石一般,清脆而悠扬,在这肃穆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就在这时,八面巨大的白泽旗在风中猎猎展开。
旗上绣着的神兽白泽怒目獠牙,栩栩如生,青色的绣纹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芒。
这八面旗帜迎风招展,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什么。
吴三桂缓缓地接过一只三足鎏金香炉,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,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。
当他跪地叩拜时,腰间的玉带发出清脆的撞击声,那声音在寂静的墓前显得格外响亮。
这条玉带本是清廷所赐的亲王信物,象征着无上的权力和荣耀,但此刻却与他身上的明制绛纱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,透露出一种诡异的搭配。
在吴三桂的身后,三千甲士整齐地排列着。
他们身上穿着大明的战甲,外罩着一层素白的缟衣,看上去既威武又庄重。
这些甲士们静静地伫立着,没有丝毫的声响,只有他们手中的兵器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。
永历帝的墓前,十几年从未有人如此郑重地祭祀过,坟墓没有人修剪过,甚至没有添过土。
然而今日格外的不同。
今日墓前,不仅有一座巨大的方鼎,用于烧香,鼎内香烟袅袅,直上云霄,仿佛能将人们的哀思传递到九重天之上。
而且还有各种祭品,琳琅满目,令人目不暇接。
羊有四头,它们被精心打扮过,洁白的羊毛如同云朵一般,温顺地趴在地上。
猪也有四头,肥硕的身躯显示出它们的富足。
牛只有一头,它体型庞大,牛角高耸,显得格外雄壮。
此外,还有酒、水果、祭器等,如豆、笾、簋等,这些祭器都经过精心擦拭,闪耀着古朴的光芒。
祭祀场所的布置更是独具匠心,坛壝的尺寸、高度和方位都经过原礼部官员的精心策划。
坛壝四周环绕着绿树和鲜花,微风吹过,树叶沙沙作响,似乎在为逝者默哀。
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,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肃穆和庄重。
“臣吴三桂,负罪二十载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