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?自杀?”吴三桂大吃一惊,原本端坐在椅子上的身体猛地往前一倾,眼睛瞪得老大,满是不可置信地盯着夏国相,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事情的真相。
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椅子的扶手,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这时候夏国相缓了缓情绪,颤抖着从袖口中,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纸,双手捧着递到吴三桂面前,说道:
“大人,这是二人的供词。”
吴三桂皱着眉头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,他接过纸张,低下头瞅了几眼,那眼神就像是要把纸张看穿一样。
随后,他挺直了身子,面色凝重地说道:“巡抚大人,这是昆明城内的事情,按道理来讲,理应你来处理。”
说着,便将纸张递给了站在一旁的朱国治。
朱国治原本正静静地站着,听到吴三桂这话,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。
他愣了一下,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伸出双手,恭敬地接过纸张。
他低下头,仔细地看着纸上的内容,只见二人对铸造金印一事,已然承认。
然而,供词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,是出于好奇之心才铸造的,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。
朱国治越看眉头皱得越紧,心里暗自琢磨着,这事儿真有这么简单吗?这背后会不会隐藏着什么更大的阴谋呢?
朱国治站在原地,眉头紧锁,眼神中满是疑惑与茫然,他着实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周围的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,让他难以看清真相。
他的脑海中开始不断地猜测起来,各种可能性在他的思绪中交织碰撞。
是有人蓄意谋害?还是另有隐情?可这些都仅仅只是猜测而已,没有确凿的证据,一切都如同空中楼阁。
他心里明白,想要断案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人证和物证那可是至关重要的。
没有它们,这案子就如同无头苍蝇,根本无从查起。
于是,他清了清嗓子,带着几分恭敬又带着几分探寻真相的急切,对着夏国相说道:“敢问夏大人,那金印在哪里呢?”
夏国相听到朱国治的询问,不慌不忙地一摊手,脸上的神情显得颇为镇定。
他缓缓说道:“我们去的时候,那二人说要取金印,我们便在外面耐心等候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那漫长的等待仿佛没有尽头。
我们等了很长的时间,眼睛时不时地望向作坊的大门,满心期待着那二人能快点出来,可始终不见他们的身影。
我们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担忧和疑惑,于是便壮着胆子走进了作坊。
然而,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,他们二人已经死了,倒在地上,鲜血在周围蔓延开来。
不过,我们并没有放弃寻找金印,在仔细地搜寻之后,还是从作坊的锅炉中,找到了他们铸造的金印。”
说着,夏国相便将手伸进怀中,小心翼翼地摸索着,仿佛那里面藏着什么珍贵的宝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