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那刘昆,这一整天都郁郁寡欢,心中对朱国治充满怨恨。
在他看来,正是因为朱国治办事不力,才导致事情进展如此缓慢;而那位钦差大人折尔肯更是胆小如鼠,遇到问题只知退缩逃避,丝毫不敢承担责任。
想到这些,刘昆越发生气,索性打开酒罐子,自斟自饮起来。
起初,他还想着叫上好友毕大同一同畅饮,但转念一想,若是自己喝醉之后口无遮拦,不小心将此事透露给了毕大同,那可如何是好?
到时候毕大同若心生不满,记恨于自己,万一他再去向吴三桂告发,自己岂不就成了不忠不义之徒?
思及此处,刘昆打消了这个念头,独自一人闷头喝酒。
不一会儿功夫,他已经灌下整整两坛烈酒,最终醉得不省人事。
下人们见状,赶忙上前将他搀扶至床上休息。
即便到了半夜,当下人前来呼唤时,刘昆依然沉醉梦乡之中,毫无反应。
第二天清晨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屋内,折尔肯和傅达礼早早起身。
他们洗漱完毕后,各自坐上轿子,缓缓朝着巡抚衙门行去。
一路上,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,好奇地猜测着这两位朝廷大员此行的目的。
这朱国治依然是起晚了,甚至还让两位钦差,等了自己半个时辰。
不过折尔肯和傅达礼也没有多说话,三人一同去了平西王府。
一路上,这三个人都心怀鬼胎,各自有着自己的盘算和小心思。
特别是朱国治,他一路上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着:等到了平西王府,我只要紧闭嘴巴,一言不发,应该就不会惹恼吴三桂这尊大佛。
怀揣着这样的想法,他们脚下的步伐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。
没过多久,平西王府那宏伟壮观的大门就出现在了眼前。
门口的下人们见有人前来,赶忙进去通传。
不多时,三人便被一路引领着来到了吴三桂的议政殿门前。
要知道,以往他们与吴三桂会面交谈,通常都是在吴三桂的书房里,这议政殿可是很少涉足之地。
今天不知为何,吴三桂竟会选择在此处召见他们,着实让三人心中暗自揣测起来。
进入议政殿后,只见正上方端坐着平西王吴三桂。
他身穿华服,气宇轩昂,不怒自威。
见到三人进来,吴三桂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,抬手示意道:“嗯……三位大人呐,赶紧座……赶紧座呀……”
听到这话,折尔肯、傅达礼和朱国治连忙躬身行礼,齐声说道:
“下官折尔肯,参见平西王……”
“下官傅达礼,参见平西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