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正因如此,他一眼就认出了这块玉玺的来历。
要知道,历代帝王传承下来的玉玺,相传皆是源自秦朝时期的和氏璧。
而这个传国玉玺之上都会刻有相同的八个大字: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”
这八个字气势恢宏,苍劲有力,据说是当年秦国的丞相李斯亲自篆刻而成。
然而,大明朝的玉玺与其他朝代的有所不同。
在大明王朝,所有的玉玺上面都精心地镌刻着四个大字。
这一传统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,他亲自定下了一系列严格而明确的规定。
若是用于敬奉宗庙之礼时,所使用的玉玺会刻有“皇帝尊亲”这四个字;
倘若要赏赐给至亲的藩王们,则会启用刻着“皇帝亲亲”的玉玺;
当赐予地方郡守和县令时,所用的玉玺便会刻上“敬天勤民”四字;
而如果是为了求取珍贵的经典古籍,那么相应的玉玺将会被刻上“表章经史”字样。
不过,唯有建文帝朱允炆的玉玺与众不同,它上面所刻的字是“凝命神宝”。
也就是说,如果眼前杨启隆手中拿着的这块玉玺上刻着“皇帝尊亲”,那就意味着这是大明皇帝专门用来祭祀宗庙时所使用的玉玺无疑了。
再仔细瞧瞧这玉玺的材质,竟然是最正宗的汉白玉!
其质地温润如玉,细腻光滑,毫无瑕疵可言。
如此硕大的一块汉白玉制成的玉玺,简直堪称稀世珍宝。
这样上乘的材料加上精湛的工艺,足以证明这枚玉玺必定是货真价实的真品。
此时,杨启隆手持玉玺,目光紧紧盯着吴应熊,语气带着一丝质问说道:
“吴应熊,难道你还不清楚吗?此乃堂堂大明皇帝的玉玺啊!”
面对杨启隆的问话,吴应熊毫不犹豫地点头回答道:“我自然是知晓的!”
“好!既然你深知其中关键所在,吴三桂若要起兵反叛,必定要有一个能够服众且正当合理的缘由!而这个缘由嘛,毫无疑问就是我这位朱三太子,再加上眼前这块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!”
杨启隆满脸兴奋之色难以抑制,双目圆睁紧紧地盯着吴应熊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的曙光。
吴应熊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道:
“所言极是!倘若真能拥有此等传国玉玺,并借助您朱三太子尊贵无比的身份,那么此番行动必将师出有名,名正则言顺啊!”
“没错!此玉玺乃传世之宝,即便是远在云南之地,那些对大明王朝念念不忘的遗老遗少们,也定然能够识得它的真伪!凭借此物兴兵举事,必然会顺应天意民心,进而旗开得胜、马到成功!”
杨启隆越说越是激动不已,话音刚落,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玉玺递向了吴应熊。
吴应熊小心翼翼地伸手接过玉玺,当玉玺落入掌心的瞬间,一股温润之感顿时传遍全身。
他不禁仔细端详起手中之物,口中喃喃自语道:“难道你的意思是,这块明朝祭祀宗庙的玉玺,从此就要交给我吴应熊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