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里,原本趾高气扬的吴应熊瞬间没了先前的威风凛凛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之色,他缓缓地压低声音说道:“罢了,事已至此,你直说吧,咱们究竟该如何展开合作?”
杨启隆见此情形,不禁冷哼一声道:
“哼!还算你有点眼力劲,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!既然如今你吴应熊愿意放下架子跟我好好商谈,那咱们不妨就坦诚相待,认真地聊一聊此事。”
吴应熊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,并回应道:“嗯,倘若此次合作能够顺利达成,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也少不了你的一份。”
“其一,吴三桂要在云南举起大旗反清复明!”杨启隆一脸严肃地说道。
他紧紧盯着面前的吴应熊,期待着对方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。
然而,吴应熊却沉默不语,既没有开口表示赞同,也未点头示意认可。
他只是默默地凝视着杨启隆,眼神深邃而难以捉摸。
杨启隆敏锐地捕捉到了吴应熊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,心中暗喜,他深知这位吴氏子弟已然默认了这一事实。
于是,他趁热打铁,继续阐述自己宏伟的计划。
“其二,一旦吴三桂起兵,康熙必定会惊慌失措,匆忙调动京城附近的大批大军南下平叛。
如此一来,北方势必兵力空虚。此时,我将以朱三太子的尊贵身份昭告天下,号令我北方白莲教的众多忠实信徒们群起响应,纷纷揭竿而起。
刹那间,整个天下必将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。
紧接着,京城内所有的官员都将惨遭杀戮,就连那高高在上的鞑子皇帝也难以幸免,最终命丧黄泉。到那时,满清王朝必然走向覆灭之路!”
杨启隆越说越激动,仿佛胜利就在眼前。
吴应熊听后,不禁冷哼一声,冷冷地质问:
“哼,原来如此!可即便按照你的计划行事,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何种实际的好处呢?”
显然,对于这个看似诱人的计划,吴应熊并未轻易心动,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。
面对吴应熊的质疑,杨启隆微微一笑,胸有成竹地回答道:
“你们?只要我成功占据京城,成为新的主宰,自当信守承诺,与你们平分天下。咱们可以以黄河为界限,黄河以北的归我朱三太子所有;而黄河以南,则尽数归于你吴家统治。不知阁下意下如何?”
说完,杨启隆目光灼灼地盯着吴应熊,等待着他的答复。
“哼……”吴应熊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,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,“就凭你们这些信徒们所拥有的这点微末实力,竟然还妄图占有如此大地盘?简直就是痴人说梦!”
吴应熊目光如炬,冷冷地盯着眼前的杨启隆,心中暗自思忖着杨启隆的不自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