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尔肯微微摇了摇头,表示道:“并无遗漏,便是如此呈报上去即可。依我之见,事不宜迟,应当即刻将此奏折发往京城才好。”
然而,傅达礼却皱起眉头,不无担忧地反问道:“只是眼下这个时候,咱们恐怕难以出城吧?毕竟如今这昆明城内局势复杂多变,城门把控想必极为严格,想要顺利出去怕是不太容易啊!”
折尔肯呵呵一笑:“今日已经跟吴三桂言明了,夜里会发庭寄,想必没有人敢阻拦。”
傅达礼点点头,将奏折装了了起来。
北京城。
自康熙皇帝毅然决然地宣布裁撤三藩之后,整个京城顿时陷入了一片喧嚣与沸腾之中。
无论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幽静的小巷,亦或是熙攘的酒馆和忙碌的客栈,百姓们无一不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一震撼人心的大事。
想那不久之前,因罪大恶极而被处以凌迟极刑的查如龙,尽管他已身首异处,却依然在前明的那些遗老遗少当中广受推崇与赞誉。
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吴三桂这个曾背叛大明的大汉奸,即便如今面临被撤藩的境遇,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地保住其荣华富贵,这怎能不让人们感到愤懑难平呢?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近些日子以来,京城中涌入了大批来自各地的外地客商。
这些人终日流连于各个酒肆之间,且毫不避讳他们想要探听有关三藩裁撤相关消息的意图。
面对如此局面,朝廷上下自然也都跟着忙得不可开交。
从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本人,到朝中六部的诸位大臣;从位高权重的议政王,再到学富五车的翰林院士子们,大家全都投入到了这场,关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三藩裁撤安置事务当中。
甚至就连每日清晨的早朝时分,康熙皇帝都会亲自过问此事的进展情况。
待到夜幕降临,身为总指挥的明珠大人更是需要亲自入宫,向圣上禀报当日所完成的各项工作细节。
只见明珠毕恭毕敬地跪在御前,轻声说道:“皇上……事情便是这般情形……”
“嗯……辽东地域广袤无垠,幅员辽阔得很。待到那时,定要让那三位藩王各自分开,切不可让他们凑到一处去,尤其是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们,更是万万不能将其聚集起来啊……”
康熙双手负于身后,微微眯起双眸,凝视着远方,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。
“皇上圣明……只不过……”站在一旁的大臣小心翼翼地开口,声音略微有些迟疑。
“只不过什么?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儿!”康熙面色一沉,冷哼一声,不耐烦地催促道,“快说!别这般婆婆妈妈的!”
“回皇上,近日京城突然涌入了大量的客商,微臣经过一番探查,发现这些人似乎皆是冲着打探各种消息而来的!”明珠赶忙躬身行礼,如实禀报。
“哦?打探消息的?”康熙闻言,不禁眉头微皱,面露惊讶之色,追问道,“竟有如此之多的人前来打探消息?到底来了多少人?”
“依微臣所见,粗略估计约摸有三四百人之众……”明珠不敢怠慢,连忙回答道。
“三四百人?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!可曾查清楚他们究竟来自何方何地?”康熙目光如炬,紧紧盯着明珠,满是疑惑与警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