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接着,他继续说道:
“其实这两年来,下官也并非无所作为。我深知吴三桂其人野心勃勃,妄图拥兵自重,于是便一直在暗中秘密调查他的一举一动。
只是未曾想到,朝廷之中总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背后搬弄是非,肆意散播谣言,以致于让吴三桂察觉到了风吹草动,从而心生警惕,并趁机向圣上请求撤藩。若非如此,恐怕吴三桂未必会这么快就主动请旨撤藩啊!”
“照朱大人这般说来,吴三桂此次所谓的撤藩之举莫非只是个幌子而已?但如今皇上已然批准了他的奏折,难不成他还真有胆量公然违抗圣意不成?”
折尔肯闻言顿时眉头紧皱,满脸狐疑地问道。
是啊……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所在!想当初,咱们可是奉圣上之命千里迢迢赶赴云南,肩负着督办吴三桂北迁这一重任呐!就算那吴三桂心存不愿、百般抵触,咱们也必须绞尽脑汁想出万全之策来迫使他乖乖离开此地才行呀。
傅达礼一边听着折尔肯所言,一边暗自思忖着他们此行所背负的使命。
这时,只听得朱国治朗声道:
“嗯!二位大人既然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昆明,咱们身为大清朝的臣子,理当竭尽所能地为皇上排忧解难才是!今日我朱国治冒昧登门拜访,便是希望能与二位携手合作,共商大计,结成同盟,想尽一切办法让那吴三桂心甘情愿地撤藩北上!”
说罢,朱国治双手抱拳,朝着二人深深作揖,目光诚挚而坚定地望向他们。
折尔肯见状,连忙起身还礼道:“好!朱大人所言极是,我折尔肯定当为了朝廷鞠躬尽瘁,全力以赴!绝不辜负圣恩浩荡!”
紧接着,傅达礼也赶忙附和道:“我傅达礼愿与二位大人齐心协力,一心一意替朝廷办事儿。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险阻,都要让那吴三桂老老实实回到辽东去!”
话音刚落,三人相视一眼,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。
“二位钦差大人,朱某今日特意备下此等香茗,以此茶代酒,敬二位一杯!这吴三桂北迁之事非同小可,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,或许需要半年、一年之久,甚至可能长达三五年方能尘埃落定!
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,咱们就是亲密无间的兄弟!于这昆明城中,我们需相互信任,携手共进!”
朱国治面带微笑,缓缓地端起茶杯,目光诚挚地望向对面的两人。
“好!那便干了这杯!以茶代酒,愿日后咱们齐心协力,共同应对诸多事宜!”傅达礼说道。
“朱大人,干了此杯,日后还要多多仰仗朱大人的帮衬啊!”折尔肯端起茶杯说道。
这时,朱国治轻轻放下茶杯,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,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之色。
他微微叹息一声,压低声音说道:
“诸位有所不知,这吴三桂在昆明苦心经营多年,早已根深蒂固。
其麾下不仅拥兵自重,而且那些兵将大多对他忠心耿耿,唯命是从。
可以说,整个昆明城几乎都遍布着他的眼线和耳目。咱们在此行事,必须谨言慎行,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。
但凡稍有风吹草动,恐怕都会立刻传入他的耳中。所以身处此地,二位切记不可信口胡言,凡事都得小心翼翼,万不可掉以轻心,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啊。”
说完这番话,朱国治再次环顾四周,似乎担心隔墙有耳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