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盛京可是满清的陪都啊!且不说其重要性,单就那里埋葬着太祖爷努尔哈赤,以及太宗皇帝皇太极等先皇的陵寝而言,便绝无可能让吴三桂前去养老。
再者说了,吴三桂手握重兵,如果真让他率领大军奔赴盛京,那岂不是等同于造反么?
就算当今圣上能够应允此事,恐怕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决然不会答应,更别提那些位高权重的诸王贝勒们了。
想到此处,折尔肯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,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。
就在这时,一旁的傅达礼却突然呵呵一笑,打破了现场略显紧张凝重的氛围。
只见他缓声说道:“王爷您可真是爱开玩笑呀!盛京自然是万万不可能的啦。不过嘛,至于其他的地方……嘿嘿,王爷您心里可有比较中意的去处?不妨说来听听。”
说罢,还冲着吴三桂眨了眨眼,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来。
这一句话犹如春风拂面一般,瞬间化解了方才的尴尬局面。
吴三桂稍稍松了口气,嘴角微微上扬,开始重新思考起自己可能的落脚之地。
而折尔肯则暗暗擦了一把冷汗,心中暗自庆幸傅达礼及时出面解围。
吴三桂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,轻声说道:
“本王一直觉得啊,当初世祖爷在世之时,赐予本王山海关外锦州那一地带,着实是个明智之举。要知道,本王麾下的众多官兵将士,其中有不少人的故乡便是锦州呢!他们戎马一生,如今能够荣归故里、安享晚年,岂不是一桩美事?”
听到这话,折尔肯不禁瞪大了眼睛,满脸惊愕之色,脱口而出道:“锦州?”
他心中暗自思忖,这锦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,乃是山海关的关键门户所在。
无论是满族人返回辽东老家,亦或是从辽东赶赴京城,都必须途经此地。
更要紧的是,从锦州出兵攻打山海关,距离不过才区区二三百里而已,如果是精锐的快马骑兵疾驰前行,只需短短半日时间便可兵临城下,简直称得上是朝发夕至!
倘若吴三桂真能率领其雄师悍将占据锦州,那不就等于死死扼住了大清国的咽喉要害么?
如此一来,大清国势必会陷入首尾难以兼顾的困境之中。
就在这时,一旁的傅达礼却是微微一笑,从容不迫地开口说道:
“既然王爷对锦州一带情有独钟,那么依下官之见,不如咱们今日便赶紧向朝廷呈上奏章,详细禀报此事。至于最终结果如何,且看朝廷那边作何定夺吧。”
说罢,他朝着吴三桂微微拱手示意,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
吴三桂微微颔首,表示赞同道:
“甚好,只是这锦州之地现今竟是如此荒芜苍凉,不知是否能有供我等一行人居住之所呢?此外,诸如田产、鱼塘以及草场之类的产业,也希望钦差大人能够如实呈报于圣上知晓啊。”
“那自然是应当的,既然平西王您有意迁往锦州,下官定会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奏明圣上!”傅达礼赶忙应承下来,并接着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