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哎呀呀!玄初啊,虽说他确实是一心为了世子着想,但未免也太过危言耸听啦!本王觉得这康熙定然没有胆量杀害应熊的!”
吴三桂话音刚落,便满脸自信地放声大笑起来。
站在一旁的方光琛见状,赶忙附和着添油加醋道:
“王爷果真是英明神武啊!依下官之见,只要世子继续安然留在京城之中,那康熙必定会将世子视作重要的筹码和人质。
如此一来,王爷您自然也就无法轻易率军攻入京城。康熙又怎会这般愚笨,亲手断送掉自己手中如此关键的棋子,从而贸然杀掉世子呢?”
方光琛这番巧舌如簧的话语,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吴三桂的心窝,可谓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。
只见吴三桂连连点头称是,喜笑颜开地捋着下巴上那一撮胡须,赞不绝口道:
“嗯嗯……方先生此言极是啊……”
然而,面对此情此景,一旁的刘玄初却是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,忧心忡忡地开口劝诫道:
“王爷啊,时至今日,当务之急应当是赶紧与耿精忠,以及尚可喜取得联系才对。毕竟只要咱们三藩能够始终保持团结一致、齐心协力,即便朝廷执意要强行实施撤藩之举,恐怕也是难以如愿以偿的啊。”
听到刘玄初的建议后,吴三桂略作思索,随即大手一挥,果断地下达命令道:
“嗯,既然如此,那就有劳玄初你速速替本王分别给他们二人修书一封吧!”
“遵命,王爷……”刘玄初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,然后缓缓低下头去,铺开纸张,提起笔杆,开始全神贯注地书写起信件来。
再说那方光琛一脸凝重地从吴三桂的府邸中快步走出后,便马不停蹄地直奔昆明的军营而去。
而此时,吴三桂的小儿子吴应麒正百无聊赖地坐在营帐之中,当他听闻方光琛前来拜访时,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,连忙起身亲自出门相迎,并一路将其引入帐内。
待二人坐定之后,吴应麒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:“方先生,不知眼下情况究竟如何了?”
只见方光琛微微一笑,胸有成竹地回应道:“公子大可放心,依老夫之见,此次朝廷之举,定然会迫使王爷做出反清之举……”
然而,吴应麒听后却是脸色大变,惊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,口中喃喃自语道:
“啊?这岂不是意味着我们,将要与朝廷展开一场生死较量吗?”
显然,这位养尊处优惯了的公子哥,对于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感到惶恐不安,毕竟他的荣华富贵日子还远未享受够呢。
看到吴应麒如此惊慌失措的模样,方光琛不禁轻轻叹息一声,缓缓说道:
“哎!公子啊,您不妨想想看,若是身处在太平盛世,又哪来像您这样的机会能够平步青云、出人头地呢?正所谓‘乱世出英雄’嘛!”
吴应麒眉头微皱,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但仍有些疑惑不解地追问道:
“方先生,您方才所言究竟是何深意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