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过吴应熊细致入微的描述,吴三桂已然完全清楚,这件事情乃是得到了康熙首肯的。
此刻的吴三桂,如同一只被困于笼中的猛虎一般,在自己的府邸之中不停地来回踱步,嘴里还愤怒地吼道:
“想当年,本王为大清王朝南征北战、出生入死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可谁能想到啊,到了今天,我竟然会沦落到这般田地!康熙那个黄口小儿,实在是欺人太甚啦!”
站在一旁的刘玄初见状,却是轻轻地呵呵笑了一声,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:
“王爷呀,依目前的情况来看,康熙既然已经批准了您所呈上去的那份奏疏,那么想必接下来就要着手将我们这三藩一同给裁撤掉喽。只不过嘛……至于到底要不要把咱们撤回到辽东去,嘿嘿,那可就是康熙说了不算的事儿咯。”
听到这里,吴三桂猛地停下脚步,转头看向刘玄初,急切地追问道:
“哦?玄初啊,听你这话里的意思,莫非对此事另有高见不成?快快说来与本王听听!”
只是,此时此刻的刘玄初却仿佛突然忘记了,曾经劝说吴三桂不要上书那件事似的,闭口不谈。
就在此时,站在一旁的方光琛早已吓得噤若寒蝉,大气都不敢出一口。
想当初,正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吴三桂,让其赶紧上书恳请朝廷撤销三藩。
现如今,康熙皇帝已然下旨决定撤藩之事,虽说那奏疏乃是吴三桂亲自所呈递上去的,但保不齐自己也会受到牵连啊!
关键时刻,刘玄初挺身而出,试图化解眼前的尴尬局面。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方光琛不仅对方玄初毫无感激之情,反而在心底深深地嫉恨起他来。
只见方光琛暗自咬牙切齿地咒骂着:“好你个刘玄初,待到事情闹大了你倒是开始显露出本事来了!早干嘛去了?为何不在一开始就拼尽全力劝阻王爷呢?”
面对方光琛的暗中指责,刘玄初只是微微一笑,并未将其放在心上。
接着,他转头看向吴三桂,镇定自若地说道:
“康熙此次派遣了两名钦差大臣前来,不过依我看呐,他们此番前来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?只要王爷您打定主意不愿离开云南这块风水宝地,即便是天王老子亲临此地,那也是徒劳无功罢了。”
听到这话,吴三桂沉默不语,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。
过了一会儿,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,面露难色地开口说道:“可是……可是倘若真要如此行事的话……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……”
刘玄初似乎看出了吴三桂内心的顾虑,于是稍稍向前迈了一步,凑近吴三桂耳边轻声低语道:
“若是王爷果真下定决心要这么做,倒也并非完全没有胜算。我们可以向南联合尚可喜,向东与郑经和耿精忠取得联系。一旦王爷高举义旗,振臂一呼,相信这些人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响应,共同扛起反清复明的大旗……届时,大事必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