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光琛先是客气地寒暄了一句,随即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关于云南各地驻军的详细情况。
吴三桂微微颔首,表示认可:\"嗯,不错。那你们此番究竟巡查了多少处驻军呢?\"
方光琛略作思索,回应道:\"我们从昆明出发,先至楚雄,而后抵达大理和丽江等地。接着又往南行,甚至涉足了西双版纳等偏远之地。\"
吴三桂听着方光琛的叙述,脸上露出满意之色,点头赞道:\"嗯,不错,此路奔波确实辛苦。\"
其实,对于这些云南的重要城镇,吴三桂早就有所布局,均派遣了大量兵力驻守。
其一,乃是为了压制当地那些桀骜不驯的土司以及众多村寨;
其二,这些军队可就地展开训练,并征收赋税,以实现自给自足;
而其三,则在于各地的将领能够招募本地士卒入伍,如此一来,便可确保拥有源源不断的新鲜兵源补充。
因此,在过去的数年里,吴三桂凭借着自己的威望与谋略,成功地招募到了数万名精壮的兵马。
然而,尽管手握重兵,吴三桂心中却始终难以踏实下来,对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们并非完全放心。
于是乎,他时常派遣手下之人外出巡查,以确保军队的训练情况、军纪以及物资储备等方面都没有出现任何差错。
而在吴三桂众多的子嗣之中,有一人虽身为庶出之子,但其才能出众,深得吴三桂的器重与信任,此人便是吴应麒。
正因如此,吴三桂常常会指派吴应麒与谋士方光琛一同执行巡查任务。
要知道,在当地的那些将领眼中,如果单只有方光琛前来巡查,或许他们并不会太过重视这位谋士。
可一旦吴应麒亲自出马,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。
毕竟,吴应麒乃是吴三桂的亲生儿子,各地的将军们自然不敢怠慢,都会给他几分薄面。
就在此时,只见方光琛再次向着吴三桂躬身行礼,并说道:“不辛苦……此乃属下分内之事!”
其话音未落,一阵脚步声便由远及近传来。
众人循声望去,原来是吴应麒已经抵达了书房门口。
只见他快步走进书房,紧接着毫不犹豫地朝着吴三桂行了一个大礼,恭声道:“儿吴应麒拜见父王……不知父王近日身体是否安好?”
“嗯,确实不错啊,瞧着又壮实了许多呢。”
吴三桂面带微笑,目光落在眼前的吴应麒身上,仔细端详着。
只见吴应麒那张原本白皙的面庞如今已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,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他那身躯却愈发显得健壮有力。
“是啊,父亲大人。这短短两三个月间,孩儿几乎将整个云南都走了个遍。不得不说,这云南当真是一片大好河山呐!
沿途所见之景美不胜收,令人陶醉其中,心旷神怡。
若不是挂念着父王您尚在昆明,孩儿怕是真舍不得回来了哟!”
吴应麒一脸兴奋地向吴三桂描述着自己此番游历的感受。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吴三桂听完儿子所言,不禁开怀大笑起来,笑声爽朗而洪亮。
“你说得极是呀,孩子。想当年,老夫率领大军踏入这片土地时,便一眼相中了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