遥想当年,咱们大清国曾将其全家诛杀殆尽,那时候的尚可喜可是对大清恨之入骨啊,甚至还曾发下毒誓要与大清永世为敌。
可谁能料到,后来这尚可喜竟逃窜至清国境内。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当他留在大明的那些家眷们惨遭大明军队屠戮之时,这尚可喜非但没有丝毫的悲痛之情,反而毫不犹豫地转身投靠了太宗皇帝,并从此与大明彻底决裂。
像这样一个朝秦暮楚、两面三刀之人,怎会没有造反之心呢?”
高士奇嘴角微微上扬,发出一声轻笑后说道:
“索大人啊,您觉得尚可喜有那个胆量造反吗?
且不说别的,他手底下也就那么几万兵力而已呀!
就算他真有那份心思,若不能成功地说服吴三桂和耿精忠与他一起举事造反,那即便皇上恩准了他呈上来的奏折,他也只能够乖乖按照朝廷的旨意去办事罢了。”
说完,他还轻轻摇了摇头,似乎对这种可能性不屑一顾。
这时,一旁的明珠也跟着笑了起来,附和着说道:
“高士奇所言极是啊!想想看,尚可喜如今都已经七十多岁高龄啦,哪还有什么造反的野心哟!依我之见呐,他不过就是真心实意地想在年老之时回到故乡辽东,叶落归根罢了。”
说着,他双手抱胸,一脸笃定的神情。
听到两人这么一说,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廷敬终于开口了,只见他微微颔首,表示认同道:
“微臣也是这么认为的。而且趁此机会,让尚可喜返回辽东的时候,正好可以顺势解除掉他手中的一部分兵权呢。
如此一来,不仅能够减轻户部那边的负担,减少给他发放的军饷开支;同时,也能更好地稳定局势,确保国家的安宁啊。”
康熙皇帝听完这三人的话,发现他们的想法竟然跟自己不谋而合,心中不禁一阵欢喜。
于是他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,朗声道:“很好!既然诸位爱卿皆持相同看法,那明日的早朝上,咱们就好好商议一下具体该怎么安排让他尚可喜顺利返回辽东,以及怎样妥善处理撤藩这件大事吧。”
话音未落,康熙猛地一拍面前的龙案,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、踌躇满志。
“皇上,您当真要撤藩吗?”索额图满脸惊愕地看着康熙皇帝,嘴巴张得大大的,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,一双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。
听到这话,其他三位大臣也是如遭雷击,呆立当场。
他们原本只是想着让尚可喜返回辽东老家养老,而让其儿子继续留在广东承袭爵位就好。
可如今康熙竟然说要将尚可喜以及儿子和部下,统统撤离广东,这实在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。
一时间,乾清宫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,只能听见众人心跳和呼吸的声音。
康熙环视四周,看着这些被惊呆的臣子们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朕意已决,不必多言。徐圆梦!”
站在一旁的徐圆梦赶忙上前一步,躬身应道:“奴才在!”
康熙目光炯炯地盯着他,吩咐道:“传朕旨意,命诸位议政王、贝勒贝子,还有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,明日清晨于太和殿早朝议事。不得有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