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之间,整个朝廷上下可谓是议论纷纷,犹如炸开了锅一般。
众人对于这些王爷们接二连三地辞职一事众说纷纭,各种猜测和流言蜚语不绝于耳。更有甚者,竟直接指责康熙帝此举乃是卸磨杀驴、过河拆桥之举。
面对如此汹涌的舆论压力,康熙帝心中自然也是明了,知晓此事确实操之过急了一些。
然而,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,朝中那些手握实权的王爷们在上书辞职之时,却遭到了康熙帝的坚决驳回。
康熙帝深知,若将所有王爷都准其辞官归隐,那朝局必将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。
故而在此关键时刻,他必须稳住阵脚,权衡利弊,以确保江山社稷的稳定和长治久安。
和硕康亲王杰书、和硕安亲王岳乐、掌宗人府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、宗人府左宗正多罗贝勒察尼、多罗贝勒董额、多罗贝勒尚善,这些王公大臣,都在一天之内给康熙上书辞职。
康熙无奈的摇了摇头,驳回了他们的请求。
康熙明发谕旨,恭亲王因放纵家奴,扰乱京城,因此获罪。
而裕亲王身为皇兄,未尽监督职责,因此被罚。
当然康熙没有说明庄亲王、惠郡王、温郡王、纯亲王为何被批准辞呈。
其实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,原来的八王议政,如今握有实权的仅剩下安亲王岳乐、康亲王杰书了。
通过家奴一事,康熙是大大的削弱了亲王的实权,也给了他们警告。
康熙虽然明面说高士奇出的馊主意,其实心中明镜似的,高士奇这一招奇妙无比。
康熙十一年冬月二十日。
乾清宫内。
\"啪……\" 清脆的响声回荡在乾清宫内,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,瞬间让原本嘈杂喧闹的宫殿陷入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震住,大气也不敢出一口。
康熙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,满脸怒容如乌云密布,他胸膛剧烈起伏着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,仿佛一头即将爆发的雄狮。
一旁的陈廷敬早已吓得面色苍白,双腿发软,喉咙里不停地吞咽着唾沫,紧张到连站都有些站不稳了。
熊赐履则战战兢兢地抬手擦拭着额头不断渗出的冷汗,眼神充满恐惧与不安。
明珠小心翼翼地用眼角余光偷瞄着索额图,只见索额图眉头紧皱,轻轻摇了摇头,表示此时不宜开口劝解。众人心中暗自叫苦不迭,谁也没有胆量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触怒龙颜。
就在这时,所有大臣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了高士奇。
高士奇心里很清楚,这种棘手的局面又需要他来出面化解了。
于是,他深吸一口气,定了定神,然后面带微笑,稳步向前走去,同时恭敬地向康熙行了个礼,轻声说道:“皇上,切莫动怒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