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话,甘文焜那双眼睛直直地盯着吴三桂,同样也是冷哼一声回应道:“王爷,恕我直言,您觉得那些乡勇和衙役能够跟叛军正面交锋吗?人家叛军手里可是握有鸟枪火铳等精良武器的,再加上他们对当地地形熟稔于心……”
“启禀平西王,兵部的八百里加急到了......”
随着侍卫的一声通报,吴三桂点了点头:“呈上来。”
侍卫小心翼翼的走到吴三桂的面前,将加急信递给了吴三桂。
检查了兵部的封漆,以及加急信的完好,吴三桂在甘文焜的注视下,打开了书信。
看完书信之后,吴三桂呵呵一笑:“呃,咱们继续。兵部没什么大事,小题大做的。”
此时此刻,吴三桂微微眯起双眸,不着痕迹地向着身旁的刘玄初递去一个眼色。
刘玄初见状心领神会,缓缓踱步于宽敞的大厅之中,步履沉稳而又自信。
稍作停顿后,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:“平西王、甘总督,在下心中已有一计,此计一出,定能让贵州的叛军放下武器,化干戈为玉帛,并心甘情愿地返回各自的寨落。”
甘文焜听闻此言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,急忙拱手问道:“若真能不动刀兵便可平定这场叛乱,那自是再好不过!不知玄初先生究竟有何锦囊妙计?还望快快道来。”
甘文焜向来心怀仁慈,深知一旦动起兵刃,必然会造成无数伤亡。
无论是大清的士兵还是无辜的贵州百姓,都可能在战火中遭受巨大痛苦和损失。
因此,他极力期望能够避免这场血腥冲突的发生。
刘玄初先是朝着吴三桂深深作揖行礼,然后挺直身躯从容回答道:“平西王,若要平息此次叛乱,无需劳烦大军出征,只需我刘玄初孤身一人,仅凭这一张利嘴亲赴叛军营地即可。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,定然能够说服他们主动退兵。”
然而,吴三桂闻言却瞬间脸色大变,露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,连忙伸手阻拦道:“万万不可啊,玄初!那些苗蛮之人不通晓孔孟之道,更是丝毫不知礼数为何物。您若是孤身涉险前去劝降,恐怕凶多吉少啊!”
说罢,他连连摇头,满脸都是对刘玄初安危的担忧之情。
这甘文焜听闻刘玄初所言之后,脸上瞬间浮现出惊愕之色,内心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要知道,刘玄初在吴三桂心目中的地位,那可是举足轻重啊!
毫不夸张地说,其就如同刘备身边智谋无双的诸葛亮,又恰似朱元璋麾下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一般重要。
刘玄初乃是吴三桂最为得力的左臂右膀,也是吴三桂至关重要的心腹谋士。
如今,他竟然打算以身涉险,独自前往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苗人地界,倘若稍有差池,出现什么意外状况,自己哪里承担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