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上,两人谈笑风生,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亲密无间。
不多时,他们便来到了福满楼门前。
刚刚站定,康熙忽然转过头来,脸上依旧挂着那让人倍感亲切的笑容,对着周围那些目瞪口呆的围观群众高声说道:“诸位,如果刚才那位年轻的恶霸寻来,就告诉他我们在此处福满楼等待他!”
此言一出,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,在场众人皆是惊愕不已。
天哪!这人竟然连泰必图的儿子都不怕,招惹了麻烦不但不赶紧逃走,反而堂而皇之地告知藏身之所。
这般胆识和气魄,当真是举世罕见,令人不禁为之咋舌惊叹。
原话说来到此地的乃是泰必图的儿子嘎哈,此人堪称京城之中赫赫有名的纨绔子弟。
要知道,其父泰必图身居高官显位——兵部侍郎之职,其家族更是开国时期的功勋之家。
正因如此,嘎哈终日游手好闲、不务正业,频繁穿梭于各大酒楼妓院等风月之地。
不仅如此,他还常常领着一众家仆,在京城繁华喧闹的大街小巷游荡,专挑那些势单力薄的小商贩欺凌压迫。
久而久之,嘎哈的恶劣行径传遍了整个京城,众人皆知其恶名昭彰,故而无人胆敢轻易去招惹这位惹不起的主儿。
嘎哈也正是凭借着这份“威名”愈发变得嚣张跋扈起来。
尽管泰必图知晓儿子的所作所为之后,也曾多次严加训斥。
然而嘎哈却依仗着祖母对他的溺爱有加,根本不把父亲的教诲放在心上。
面对如此冥顽不灵的儿子,即便身为一家之主的泰必图也是束手无策。
且看这边厢,徐圆梦竟然豪气地包下了福满楼的整整二层楼,甚至毫不客气地将原本正在此处用餐的客人统统赶到了三层楼上。
就在此时,康熙皇帝携同那位壮士,并引领着父女二人一同登上了二楼宽敞明亮的大厅。
只见厅内摆放着一张巨大而精致的方桌,康熙皇帝与那位壮士相对而坐,父女二人则分坐在两侧。
刚一入座,那壮士便敏锐地察觉到,在这不大不小的空间里,竟有十余人身姿挺拔如松般整齐排列而立。
他们从楼梯口一直延伸至饭桌周围,纹丝不动宛如雕塑一般。
观其神态举止,显然并非普通的仆从下人,而是训练有素的护卫无疑。
想必这些人不是普通的下人,而是护卫。
于是这壮士猜想这年轻人,可能是旗人,或者是某位大臣。
就在这时,康熙向前一步,对着那年轻人拱了拱手,微笑着说道:“今日之事,金某可是全程都看在了眼里呀。壮士行侠仗义,面对那些恶霸竟敢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无辜的平民百姓,真可谓是义薄云天呐!”
听到康熙这番赞扬,那壮士赶忙抱拳还礼,态度极为谦逊地回答道:“实在不敢当公子您这般夸赞,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,这本就是咱们大清子民应尽之义务罢了。在下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,算不得什么。”
康熙闻听此言,对这壮士愈发欣赏起来,不禁哈哈大笑道:“好一个‘做了分内之事’!壮士不仅武艺高强、心地善良,而且这胸怀也是如此宽广,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啊!”
顿了一顿,康熙接着又问:“不知壮士尊姓大名?可有考取过功名在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