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,让世人对王辅臣刮目相看。
但多尔衮岂会善罢甘休?
仅仅过了半年时间,他便再度集结重兵,卷土重来,又一次向着大同发起猛攻。
只可惜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王辅臣宛如战神附体一般,指挥若定,一次次打退了清军的疯狂进攻。
最终,多尔衮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回北京。
此时的大同周边地区,如蒙古察哈尔、山西陕西以及直隶等地,已然尽数落入大清的掌控之中。
姜镶眼见局势已然无法挽回,权衡利弊之后,选择了再次向阿济格投降。
而王辅臣尽管心有不甘,但独木难支,也只好跟随姜镶一同归降于阿济格。
这阿济格对于王辅臣可谓恨之入骨,毕竟王辅臣曾多次令其损兵折将、颜面尽失。
不过,阿济格并未痛下杀手,而是将王辅臣发配到辛者库为奴,欲使其受尽折磨。
时光荏苒,多尔衮因病离世,顺治皇帝终于得以执掌大权。
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着手清理那些曾经被多尔衮诬陷迫害的官员及相关人士。
就在这个过程当中,顺治意外地发现了仍在辛者库受苦受难的马鹞子王辅臣。
要知道,这王辅臣的名号在满人中可是响当当的存在,谁人不知晓这位英勇善战的猛将呢?
即便是顺治皇帝本人,亦对其威名早有耳闻,并心生敬意。
正因如此,顺治皇帝当机立断,决定破格提拔王辅臣,将其任命为御前一等侍卫。
从此,王辅臣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机,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辉煌征程。
顺治十年,风云变幻之际,洪承畴毅然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清军,踏上了征战西南等地的征途。
此时,顺治皇帝钦点王辅臣出任洪承畴的贴身侍卫,以护其周全。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洪承畴身旁早已有另一名侍卫——张大元。
此人身怀绝技,乃是从大内选派而来。可他自恃身份高贵,对初来乍到的王辅臣颇为轻视,甚至心生嫉妒与敌意。
于是乎,张大元便时常故意给王辅臣制造麻烦、设置障碍,妄图让他出丑犯错。
面对这般刁难,王辅臣却表现得极为大度和冷静,丝毫不将张大元的挑衅放在心上。
相反地,他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作为侍卫的职责,兢兢业业地守护着洪承畴的安全。
在战火纷飞的西南战场上,王辅臣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武艺,屡次立下赫赫战功。
他的英勇无畏不仅令敌军闻风丧胆,更是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誉。
因其功绩显着,王辅臣很快便得到了晋升,被封为总兵官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西南的战局逐渐明朗,清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