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刘玄初可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,向来都被吴三桂视作自己的张良、诸葛亮一般。
由此足见吴三桂对刘玄初能力的高度认可,以及对他的无比信任。
此刻,众人皆沉默不语,只等着刘玄初能给出应对之策。
刘玄初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王爷,康熙此招着实高明啊!”
吴三桂端起茶杯,轻抿一口,然后将杯子放回桌上,目光凝视着刘玄初,缓缓开口问道:“高明?何以见得……”
刘玄初略作思索后,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:“倘若康熙直接以兵部的命令,强行收回平西王您手中的大将军印,势必会引发云贵地区众多将士们的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。
毕竟,这大将军印代表着您在军中的权威和地位。”
吴三桂边听边不住地点头,表示认同刘玄初的观点。
刘玄初见吴三桂有所反应,接着说道:“正因如此,康熙深知不能公然以朝廷之名收回大将军印,
于是便选择了从世子这条途径入手。他通过世子向您传话,意图间接收回大将军印。”
吴三桂轻叹一声,感慨道:“不错,本王看过这封书信的内容,应熊确实有意劝我将这大将军印交予朝廷。”
刘玄初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这也是人之常情,世子身处其间,左右为难。
一方面,他身为王爷之子,对您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;
另一方面,他又必须顾及朝廷的压力和旨意。
所以,世子内心必然希望平西王能与朝廷保持和睦关系。
只要双方相安无事,待到王爷您百年之后,世子便能顺利返回云南继承王位,过上安稳的生活。
而康熙恰恰看准并巧妙地利用了世子的这种心理。”
其实,对于刘玄初所说的这些,吴三桂心中早已有数。
但此刻听他这般透彻地剖析出来,还是不禁暗暗佩服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。
吴应熊内心深处最为渴望的,便是自身能够和朝廷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。
因为倘若自己与朝廷之间产生嫌隙,身处京城的他不但难以顺当地前往封地就职,甚至极有可能被困于京城而无法脱身。
此时,吴三桂缓缓地放下手中的茶杯,目光凝视着前方,眉头微皱道:“玄初,难道……本王当真必须要将这大将军印拱手交出吗?”
站在一旁的刘玄初尚未开口回应,心急如焚的胡国柱便迫不及待地插话道:“王爷万万不可!这大将军印绝对不能交出去啊!”
听到胡国柱如此坚决的话语,刘玄初的脸色微微一沉,显得有些为难。
他略微沉思片刻后,才缓缓说道:“王爷,微臣认为,既然当今圣上康熙对这大将军印志在必得,就连世子都表示支持,那咱们不妨给世子一个人情,将这大将军印归还康熙。”
然而,胡国柱却急忙摆手摇头,连声高呼道:“万万不可啊……这大将军印可是先帝顺治皇帝亲赐之物,
怎能轻易交还于康熙呢?若是真的将其交还,那咱们云贵地区的众多将士又会怎样看待您这位平西王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