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天浴闻言,心中感动不已,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,他扑通一声跪地叩头,声音哽咽着回答道:“多谢皇上挂念,微臣在狱中的日子虽有些难熬,但所幸一切还算安好。”
康熙微微颔首,表示认可,随即转过身来,目光如炬地盯着明珠,语气坚定地吩咐道:“明珠,
朕现在命令你务必将此事彻查清楚,不管遇到何种艰难险阻,都要还李天浴一个清清白白!”
明珠不敢有丝毫怠慢,立刻恭敬地点头应道:“嗻……”
正当此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高士奇突然开口说道:“皇上,依微臣之见,
李大人此次遭遇如此劫难,恐怕其中另有隐情……”
说到此处,高士奇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李天浴。
李天浴本就是个心直口快之人,但此刻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高士奇话语之中的深意。
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,再次跪地叩首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皇上,这位大人所言极是。
如今平西王将罪臣送至朝廷,其目的显而易见,无非是想借朝廷之手惩治微臣……”
其实,对于吴三桂给李天浴定下的罪名,康熙早已了然于心。
不仅如此,就连李天浴所写的那些诗作,以及给自己儿子起的名字,皆是在崇祯年间所作、所取之事,康熙也是心知肚明。
这根本就与大清毫无干系。
吴三桂之所以被拿来说事,并列为罪状,其真实目的无非是想谋取那云南巡抚之位罢了。
李天浴面色凝重地继续说道:“皇上啊,请万万不可因微臣一人之清白而开罪于平西王呀!
当下朝廷尚无力与平西王抗衡,特别是他麾下那多达四十万的雄师劲旅呐。”
不得不说,李天浴所言句句在理,康熙听后亦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只见康熙长叹一声:“唉……”
接着,他转过头来,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高士奇,问道:“高士奇,对于此事,不知你有何看法?应当如何处置才最为妥当呢?”
高士奇先是小心翼翼地望了一眼康熙,然后又把视线转向李天浴,缓缓开口道:“李大人,虽说此次您遭受了这不白之冤,
但为保朝廷能与平西王维持表面上的和睦共处,
恐怕也只能委屈您暂且接受流放之罚了……”
听到这话,李天浴不禁悲从中来,两行老泪潸然而下:“倘若能够以流放收场,那自然已是最好的结果了。”
康熙眼见李天浴如此伤心落泪,自己的眼眶也不由地微微泛红:“既然如此……
那就下令将李天浴全家流放到盛京去吧,让他在那里当个教书先生也好。”
这明明知道李天浴是个好官,可不得不把他治罪啊!
康熙的内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