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其他几位大臣,如明珠、索额图和陈廷敬,则都在皇宫内处理政务。
他们得知康熙的召唤后,纷纷赶到乾清宫,向康熙行礼。
康熙面带微笑地点点头:“都起来吧,赐座。”
索额图、陈廷敬、明珠谢恩后坐了下来,心中暗自揣测着康熙此次召见的目的。
现今因着魏裔介的变革,朝廷之事皆于日讲中与康熙敲定。
虽仍有议政王存在,但他们的议政殿已无足轻重,沦为形式。
故而,当前手握重权者,当属索额图和明珠。
此外,陈廷敬和熊赐履也位列内阁。
此四人乃康熙最为信赖之人,亦是当今掌握实权之士。
然而,熊赐履专注于翰林院、国子监等地,而陈廷敬则致力于户部及其他琐事。
康熙拿起高士奇的试卷,对明珠说:“明珠,给众人念念吧。”
明珠接过试卷,开始朗读:“《三藩利弊》,所谓三藩,乃是平西王吴三桂、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……”
正当明珠读到中途时,乾清宫外传来太监的声音:“启禀皇上,高士奇来了。”
众人听到康熙的话后,纷纷转头向殿外望去。
只见一名身形瘦弱、面容白皙的书生,正缓缓走来,停在了乾清宫的门外。
康熙微微点头,说道:“进来吧。”
高士奇得到允许后,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宫殿,然后跪地向康熙行礼。
康熙看着眼前的人,开口询问道:“嗯,起来吧。你就是高士奇吗?”
熊赐履和陈廷敬曾经去过魏裔介的家,并与高士奇一同饮酒,对他自然是熟悉的。
然而,对于康熙来说,这是他首次见到这个人。
高士奇恭敬地回答道:“回皇上,草民正是高士奇。”
康熙紧紧盯着高士奇,眼中闪过一丝怒意,接着问道:“高士奇,这份《三藩利弊》是否出自你的手笔?”
高士奇感受到康熙的怒火,但他却没有丝毫慌张,反而冷静地回答道:“回皇上,正是草民所写。”
他深知,此时必须保持镇定,不能被康熙的情绪左右。
而他之所以如此淡定,是因为他善于观察他人脸色,更擅长揣测康熙的心思。
“大胆!三位藩王深受朝廷信任,更是受朕之信任,你竟敢在试卷中妄自非议,究竟是何居心?”
康熙突然拍案而起,声音如雷贯耳,吓得高士奇浑身一颤,差点没趴在地上。
本来就跪着的他,身体微微颤抖着,但他还是偷偷看了康熙一眼。
而此刻,陈廷敬、索额图和明珠等大臣们,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。
他们无法捉摸康熙的心思,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动怒。
索额图跟随康熙多年,自以为了解皇上,但此刻也摸不着头脑。
明珠虽然善于揣摩圣意,但这次也被康熙的举动搞得晕头转向。
熊赐履虽然为官多年,又是儒学大家,但对官场之事常常避而不谈,面对康熙的雷霆之怒,他也感到意外和困惑。
再看看高士奇,面不改色心不跳,稳稳的站在这里。
众人都在期待,他如何作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