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顺治帝亲自执政后,才准许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继承靖南王的爵位。
耿继茂出生于辽东地区,属于汉军正黄旗。
作为靖南王耿仲明的长子,他成为了清初三藩之一。
顺治六年,耿继茂跟随父亲耿仲明出征广东。
在战斗中,耿仲明不幸去世,但耿继茂接过了父亲的军队指挥权。
随后,他与平南王尚可喜一同征战,成功攻克了南雄、韶州、广州等地,并派遣军队平定了肇庆、罗定、高州、雷州等地区。
顺治八年四月,顺治帝下达命令,要求耿继茂继承父亲的靖南王爵位。
这个决定显示出顺治帝对耿继茂的认可和信任,同时也表明了耿氏家族在清朝政治中的重要地位。
耿继茂继续肩负着维护清朝统治和稳定南方局势的责任,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做出了贡献。
顺治十年,潮州总兵郝尚久占据城池反叛,耿继茂同靖南将军喀喀木、丰顺总兵吴六奇进军围剿。
围困城市超过一个月,招安投降的贼将王立功使其成为内应,于是树立云梯登上城墙,歼灭贼人无数。
郝尚久投井而死,潮州以及饶平、揭阳、澄海、普宁等县全部平定。
顺治十一年,李定国侵扰高、雷、廉三府,进而围攻新会。
耿继茂和尚可喜以及靖南将军珠玛喇攻击并赶走了他,李定国逃到南宁据守,又侵犯横州。
耿继茂统领军队从梧州到横州,击退贼人,进而征讨南宁,李定国远远地逃窜了。
顺治十三年,起初耿继茂和尚可喜攻下广州。
顺治十七年七月,命令转移镇守福建。
当时郑成功占据金门岛,劫掠闽浙地区,耿继茂既然已经转移镇守,和总督李率泰共同谋划征伐剿灭,屡次上奏胜利的消息。
康熙元年,耿继茂侦知郑成功以狂疾死,其子郑锦自袭伪延平王,贼党嫌隙渐生,遵旨相机剿抚。
寻招降郑成功族兄、伪总管郑泰,郑泰遣伪中军杨来嘉赴漳州献其伪敕印。
郑成功弟郑世袭、伪都督郑赓、杨富、陈宗率伪官数百、兵众数千降。
康熙二年十月,耿继茂同李率泰督兵渡海,攻克厦门,贼众惊溃。
水师提督施琅以所募荷兰国夹板船邀击之,斩级千余,乘胜取浯屿、金门二岛。
郑锦与伪侯周全斌等遁走铜山,复纠贼众突犯云霄、陆鳌诸卫,总兵王进功率兵与战,斩杀过半,破贼巢於下蔡,逸贼悉堕水死。伪将张杰、吴盛率兵民来归。
康熙三年三月,耿继茂复与李率泰、王进功及海澄公黄梧统兵至八尺门,由海道拔铜山贼巢,郑锦集舰数十遁台湾,余贼或斩或降,获战舰军器无算。
捷闻得旨嘉奖,复加岁俸千两。
康熙十年正月,他如那风中残烛般,疏陈自己的病情已至危重,恳请以长子耿精忠代理藩务,此请犹如那久旱甘霖,得旨俞允。
可以说耿仲明和耿继茂二人,为大清统一中华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