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思片刻之后,康熙终于下定决心道:“好!朕便听从先生所言……”
魏裔介闻言大喜,赶忙起身向康熙行下一个庄重的大礼,并高声应道:“嗻……关于这内三院改革之事,微臣定会于二月十五日的盛大朝会上郑重启奏,恳请陛下提前做好万全之策。”
“好,朕明白了!”康熙微微颔首,回应着魏裔介。
阳春二月,尽管京城依旧被冰雪覆盖,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弥漫开来,仿佛在告诉人们,大地即将苏醒,万物即将焕发生机。
这天,魏裔介从皇宫归来后,没有片刻停歇,直接朝着高士奇的书房走去。
当他踏入书房时,发现高士奇正专注地背诵着书本上的内容。
见到魏裔介到来,高士奇连忙起身行礼,恭敬地说道:“魏大人。”
魏裔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,轻声道:“高士奇,告诉你个好消息,皇上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提议。”
听到这个消息,高士奇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:“魏大人,您这又是何必呢?此事风险极大,稍有不慎,恐怕会牵连甚广啊。”
魏裔介听后,不禁放声大笑起来:“哈哈,高士奇啊高士奇,若不能成就此等大事,老夫在朝堂之上这数十载岂不白活了?
待到事成之日,想必皇上定会记住我魏裔介的这份功劳!”
说罢,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高士奇无奈地叹了口气,缓缓摇头道:“唉,但愿一切顺利吧……”
接下来的数日里,魏裔介闭门不出,整日待在家中潜心钻研有关内三院改革之事。
要知道,目前知晓这件事的仅有他、康熙皇帝以及高士奇三人而已,可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且需严格保密的机密。
且说这二月十五日清晨,东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,魏裔介便已起身,洗漱穿戴整齐后匆匆赶往皇宫。
一路上他步履稳健,心中却思绪万千,想着今日大朝之事。
当他抵达皇宫时,时间尚早,但已有不少官员在此等候。
他们或三五成群低声交谈,或独自沉思默想,整个宫殿弥漫着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气氛。
随着时辰渐至,太和殿那厚重的朱红色大门缓缓开启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群臣如潮水般有序地涌入殿内,按照各自的品级站位排列。
不多时,康熙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,头戴皇冠,气宇轩昂地走进大殿,稳稳地坐上了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。
众大臣见状,纷纷跪地行三跪九叩之礼,高呼万岁万万岁。
待礼节完成后,康熙轻抬右手示意众人平身,随后正式开始了今日的朝会。
此时正值初春时节,刚过了正月没多久,朝廷内外并无太多紧要事务。
正如陈廷敬所禀报的那样,无非是关于山东、江南等地水利工程修缮进展情况等一些琐碎小事。
对于这类民生工程,议政王们通常不会过多干预,除非其中牵涉到自家的奴才利益。
待到众人将手头之事逐一汇报并商讨完毕,眼看似乎再无其他要事可议。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魏裔介突然向前迈出一步,拱手施礼道:“启禀皇上,微臣有本要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