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座宏伟宫殿里,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活泼可爱、俏皮捣蛋,给整个宫廷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。
然而,岁月如梭,世事变迁,曾经熟悉的皇宫如今已换了新主。
每当思绪飘回到往昔,尤其是想起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哥哥顺治皇帝,建宁公主心中便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忧伤。
酒过三巡之后,美味佳肴也已品尝过半。
此时,康熙皇帝忽然提及了吴三桂:“姑父,不知平西王他老人家近来身体可安好?”
听闻此言,吴应熊急忙站起身来,恭敬地回答道:“承蒙圣上关怀,家父目前一切安好。”
康熙皇帝微微颔首,表示满意,紧接着继续说道:“朕方才收到一份紧急奏报,
得知三桂爱卿于西南边疆再次取得辉煌胜利,此乃我大清之幸事啊!”
一旁的太皇太后闻听此言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轻声说道:“如此甚好,如此一来,哀家也能安心许多了。”
建宁公主也破涕为笑,“臣妾代父亲谢陛下龙恩。”
康熙不禁仰头大笑起来,声音洪亮而爽朗,仿佛整个宫殿都被这笑声所填满。
笑罢,他大手一挥,豪迈地说道:“哈哈哈!大家皆是自家人,无需这般客套见外!”
言毕,他将目光转向吴应熊,原本和善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,语气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:“然而,姑父啊,你是否知晓三桂爱卿缘何能够连战连捷呢?”
吴应熊闻言,心头一紧,略微迟疑了一瞬,但很快便恢复镇定。
他谨慎地斟酌着言辞,轻声答道:“微臣实难知晓其中缘由,想必是承蒙圣上洪恩浩荡、
福泽深厚,从而护佑我军无往不利吧。”
说罢,他偷偷抬眼观察康熙的神色,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的心思。
康熙微微一笑,嘴角微微上扬,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之意。
他轻轻点了点头,似乎对吴应熊的回答表示认同,但紧接着又话锋一转,收起了脸上的笑容,神情严肃地问道:“吴应熊,
今日于朝堂之上,四川御史郝浴公然弹劾平西王一事,你可有耳闻?”
吴应熊听闻此言,心中暗叫不好。
要说未曾听闻此事,那简直就是欺君罔上,况且此事关乎自己的生父,怎能不有所了解。
当下,他不敢有丝毫怠慢,急忙站起身来,双膝跪地,向着康熙叩头谢罪。
同时,口中急切地辩解道:“皇上明鉴……那郝浴纯属信口胡诌、污蔑忠良啊!父王对大清一片赤诚之心,天地可鉴,怎会做出此等忤逆之事?还望皇上切莫听信谗言,以免寒了忠臣之心呐!”
康熙听闻此言后,神色匆匆地从椅上站起,疾步向前,伸出双手稳稳当当地将吴应熊搀扶而起。
他目光炯炯,语气诚恳而坚定地说道:“朕对你深信不疑,对平西王更是充满信心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