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351章 李光地中了进士

第351章 李光地中了进士(1 / 2)

\"朕作为皇帝,承受上天赋予的使命,统治天下,没有不以安定百姓、培养贤才为首要任务的。

朕继承祖宗的大业,努力治理国家,对人民的生活状况十分关心,但国家仍未达到繁荣昌盛的地步,这是什么原因呢?

现在想要让家家户户都富足,实现富裕和安宁,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呢?

培养贤才本来就是为了民众,现在已经尊崇经学来端正人心,重视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,但是读书人的风气还不够古朴,导致吏治不清明,人民的生活未能得到很好的改善,难道是因为教育不够完善吗?

还是因为社会风俗和人心习惯于虚伪,只是追求虚名而失去实际意义呢?

必须怎样做才能恢复质朴、诚实的民风,实现太平盛世的教化呢?

怎样才能简洁地任用人才,使他们的才能与职位相称,朝廷能有光彩照人的功业,边疆有可依靠的扞卫力量呢?

在外地的地方大员,只有总督、巡抚可以仰仗。

管理百姓的官员,县令最为亲近。

必须表率端正然后影随形正。要想使大臣廉洁,遵守法令并修习职务,从而争相自我磨砺。

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做到这一点呢?

漕粮数百万石,取自东南地区。

转运到黄河和运河两条河流。

如何疏浚得当,使国家仓库充实,让国家获得利益,人民不遭受祸害。

一定有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。

你们这些士子们学习已久,应当有确切的见解。

各自抒发过去的抱负,详细切实地陈述。我将亲自阅览。”太监的声音洪亮而庄重,回荡在太和殿外。

当圣旨念完后,士子们便按照指示来到各自的书案前坐下,准备开始答题。

尽管殿试是在太和殿前举行,但此时的天气已经相当温暖宜人。

魏裔介等考官们在众多考生之间来回巡视着,观察他们的答题情况。

而康熙皇帝则坐在龙椅上,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。

然而,过了一会儿,康熙似乎有些按捺不住性子,从龙椅上下来,走进人群中亲自观察考生们的答题情况。

魏裔介看到皇上进入人群,便悄然退了出去,以免打扰皇上。

康熙在人群中转悠了许久,终于走到了李光地的身后。

他站在那里静静地观看李光地答题,只见李光地神色自若,答题思路清晰流畅。

康熙看了许久,心中颇为满意,于是又继续在人群中穿梭起来。

就这样,经过半天多的时间,考试终于结束了。

士子们纷纷离开考场,返回各自的客栈休息。

当天晚上,阅卷官们仔细挑选出了十份优秀的答卷,并将它们呈给康熙皇帝审阅。

康熙认真阅读了这十份试卷,最终确定了状元、榜眼和探花的人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