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光地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仿佛在向这些无理取闹的人宣告自己的决心。
然而,他的话音未落,只听得有一人说道:“谁呀,谁要报官?”
众人闻声看去,只见一个约莫二十来岁,一身华服,头戴一顶贵族绿宝石帽子的年轻人走了过来。
他步伐稳健,眼神犀利,让人不禁为之侧目。
李光地见此人衣着打扮,必定是官宦子弟,或者是富贵之家。
他心中暗自揣测,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。
“敢问先生是何人?”李光地客气地问道,试图了解对方的身份和背景。
那少年瞅瞅李光地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,“哼,就你还要报官?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屑和嘲笑,似乎对李光地的威胁并不在意。
这时候,圈内的人也走了出来,他靠近那少年,冲着那少年耳语几句。
那少年听后,眉头微皱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那少年呵呵一笑,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和不屑,他说道:“你既然是一个学子,本少爷也不为难你,识相的赶紧走!”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,仿佛对这些学子们充满了鄙夷之情。
李光地听到这话,心中一沉,但还是强忍着怒气回答道:“好,不过魏裔介大人可是个清正廉洁之人,绝对不会收取他人钱财。”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试图为魏裔介辩护。
然而,那少年却哈哈大笑起来,随后大声说道:“恐怕这小子给了魏裔介不少的钱,因此才这么袒护魏裔介吧。”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哄笑和议论声。
李光地气得满脸通红,但他深知对方身份尊贵,不敢轻易得罪。
于是,他拉着陈梦雷转身离去。
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,留下那群人继续议论纷纷。
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京城,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人们纷纷猜测魏裔介是否真的收受贿赂,一时间谣言四起,满城风雨。
第二天清晨,康熙皇帝早早坐在龙椅上,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。
当他看到如雪片般飞来的弹劾魏裔介收受士子贿赂的奏折时,脸色变得十分阴沉。
康熙坐在龙椅上,看着
他开口道:“今日朕召诸位爱卿前来,是因为朕收到了数十本弹劾魏裔介的奏折!”
众人闻言皆面露惊讶之色,纷纷看向康熙。
明珠率先问道:“皇上,莫不是那民间谣传,魏裔介收了士子的贿赂之事?”
康熙点了点头,面色凝重地道:“不错,一日之内便有数十名官员弹劾,此事不可小觑。”
陈廷敬皱起眉头,沉思片刻后道:“皇上,若仅有一人弹劾,或许只是捕风捉影,但一日内竟有数十人同时弹劾,此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。但无论事情的真假如何,单从魏裔介大人自身来看,想必是他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