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封上写着:“大清国太皇太后亲启。”康熙心里暗自嘀咕:“这是谁给皇祖母送来的信?”
康熙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,取出里面的信纸。
他仔细阅读完信纸上的内容后,轻轻叹了口气,然后将信纸对折了一下,重新放回信封里。
接着,他露出一丝微笑,对着身边的皇后说道:“没什么大事。”
随后,康熙便转身回到寝宫,与皇后共度美好的夜晚。
实际上,康熙这一夜并没有睡好,因为那封信上的内容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怒。
然而,为了不影响皇后的心情,破坏这宁静的夜晚氛围,康熙选择了默默忍受,没有向皇后透露自己的情绪。
第二天清晨,天空还未完全亮起,大臣们尚未进宫的时候,康熙就已经起床了。
皇后见此情景,急忙起身伺候康熙更衣。
她温柔地为康熙整理衣服,并关切地询问他是否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。
康熙微微一笑,表示自己一切安好。
今天并非大朝之日,所以来上朝的官员并不多,基本都是议政王大臣、九卿科道、六部尚书等朝廷中的重要官员。
康熙皇帝很早就来到了乾清门。
此时正值腊月,北京城内寒风刺骨,宫中的积雪尚未融化。
清晨时分,太阳尚未升起,天气愈发寒冷。
康熙本打算在乾清门坐下继续听政,但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。
于是,他不得不再次前往太和殿,临时将御门听政改为太和殿上朝。
大约过了半个时辰,朝臣们才得知这个消息,纷纷赶往太和殿上朝。
当熊赐履等人进入大殿时,他们惊讶地发现康熙早已静静地坐在大殿之上。
一时间,朝臣们感到无比尴尬,哪有皇上等待臣子的道理呢?
然而,康熙却毫不在意,他热情地打招呼说:“哦……熊先生来了……”接着又对其他几位大臣说道:“陈先生也到了?”“魏大人也到了……”
这时,太监们已经在太和殿内点燃了炉火,熊熊的火焰让整个大殿充满了温暖和光明。
康熙皇帝微笑着向众人挥手,示意他们先来烤烤火,驱走身上的寒气。
不一会儿,众多文武大臣纷纷抵达太和殿,他们恭敬地向康熙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,齐声高呼:\"叩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\"
康熙皇帝微笑着点头示意:\"众爱卿平身。\"
待众人起身之后,康熙皇帝呵呵一笑,开口道:\"今日不巧,本欲在乾清门听政,但天公不作美,又下起了鹅毛大雪。无奈之下,我们只好移驾至这太和殿,临时议政。\"
众人皆低头不语,心中暗自愧疚,因为他们知道皇上比自己来得更早。
此时,康熙皇帝话锋一转,问道:\"诸位爱卿,对于漠南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首领阿布奈,你们有何看法?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