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占心头一震,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,连忙点头:“徐大人说得对,奴才这就出发......”
他深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权力,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。
不再多言,哈占匆匆走出驿馆,翻身上马,疾驰而去。
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得到这个消息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再说这陈廷敬和明珠,他们已经掌握了陕西各级官吏以及哈占小舅子何志新的犯罪证据。
这些证据确凿无疑,足以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于是,他们果断地派出大兵,将这些人一一抓捕归案。
就在这时,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:莫洛即将重回陕西担任总督!
这个消息一经传出,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山西、陕西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,纷纷涌上街头,夹道欢迎。
他们对莫洛充满了期待,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莫洛见到这一幕,不禁泪流满面。
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,一定要不负众望。
想到这里,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了,不枉这田贵等人入京告御状。
经过明珠与陈廷敬、莫洛三人的会审,议政王大臣拟定何志新被定为首犯斩首,其他一些官员则被定为从犯。
这样的判决公正合理,既彰显了法律的威严,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。
康熙皇帝仔细审阅了会审结果,并最终批准了这个决定。
至此,莫洛一案终于尘埃落定。
康熙八年年底,莫洛心急如焚地从国库中调拨出大量的粮食和种子,并召回了那些逃难的人们。
在开春之后,这些农民们便可以开始播种,不会耽误当年的收成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莫洛在陕西的治理逐渐取得成效。
尽管因为给鳌拜的一封信,让他自己深陷牢狱之灾,也让百姓遭受了一场浩劫,但康熙作为一代仁政之君,在刚刚执掌大权时,就能如此果断地重用莫洛,这也充分体现了康熙的宽容与大度。
且说半年前鳌拜刚刚倒台,康熙就已经开始筹划康熙九年的科举。
经过议政王大臣们的商议,决定由吏部尚书兼任内秘书院大学士、太子太保魏裔介担任主考官。
魏裔介乃是大清国当朝第一大儒,其学识渊博,声名远扬。
为了吸引更多的汉族士子前来应试,康熙特意任命魏裔介为主考官,同时还让他兼任大清国国子监祭酒。
这样一来,不仅能展示朝廷对汉文化的尊重,更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大清的统治阶层中来。
魏裔介获得如此重要的职务,恰好在他父亲的祭日之际,所以特意向康熙皇帝请假返回老家祭祀祖先,向祖宗汇报自己的成就和荣耀。
他不仅担任了朝廷的主考官,还成为了国子监祭酒,这无疑是士子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