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微微点头,表示了解。
他继续问道:“莫洛此人朕也是认识的,看起来憨厚老实,怎么就成了鳌拜的党羽呢?”
这时,安亲王岳乐站起来说道:“启禀皇上,在抄鳌拜的家时,发现了莫洛写给鳌拜的信件,因此可以确定莫洛是鳌拜的亲信无疑。”
康熙听后只是“哦”了一声,没有再说话。
沉默片刻之后,他再次缓缓开口:“朕听说,莫洛是个廉吏,爱民如子,可有此事?”
安亲王岳乐连忙摆手道:“皇上,这不过是他想逃脱罪责的借口罢了。鳌拜的党羽,怎会体恤百姓呢?”
康熙皱起眉头,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他深知鳌拜势力庞大,党羽众多,但对于莫洛这个人,他心中总有一丝疑虑。
康熙想了想,也是这么个道理,便开口说道:“莫洛好歹也是个封疆大吏,刑部提审莫洛,不要动用刑法!”
明珠点点头:“臣遵旨!”
再说这一日晚上,康熙又收到两封奏折。
一封是陕西甘肃提督张勇的,一封是总兵孙思克的。
两封奏疏如出一辙,都奏明莫洛是清官廉吏,要为民请命,希望莫洛能官复原职。
康熙看着奏折,久久不语。
当天夜里,康熙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他脑海中全是莫洛的身影,这个被指控贪污受贿、欺压百姓的官员,如今却有两位将军为其求情,称其为清官廉吏。
如果莫洛真的是清官廉吏,那自己岂不是错怪好人了?
如果莫洛真的是清官廉吏,又何必计较他是鳌拜的党羽呢?
康熙越想越纠结,内心烦躁不安。
此刻,康熙的思绪混乱不堪,一方面,他不能轻易相信鳌拜余孽的话;
另一方面,他也不想冤枉一个好官。
康熙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,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。
在这个夜晚,康熙失眠了,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……
可如果莫洛是个赃官,那甘肃巡抚刘斗、提督张勇、总兵孙思克岂不是与他为伍,结成党派?
康熙又想了,这山西陕西甘肃一带,乃是西陲重镇,容不得有一点马虎。
想到这里,康熙既想弄明白莫洛究竟是不是好官。
又想搞清楚,这巡抚刘斗和提督张勇、总兵孙思克是否与莫洛结党营私。
次日散朝之后,康熙召见了明珠。
“明珠,你接触过莫洛,认为此人是一个好官,还是一个赃官?”康熙皱着眉头问道。
明珠摇摇头:“奴才与莫洛也不熟,但看起来此人确实憨厚老实,不像是贪官污吏。”
康熙听到这里,忽然想起来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