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康熙并不急于表露自己的身份,因为他深知,如果李光地得知他是皇帝,可能会变得拘谨和紧张,无法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才华。
而且,李光地即将参加科举考试,他希望看到李光地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功名,而不是依靠皇帝的关系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二人越聊越投机,相谈甚欢。
他们谈论的话题涵盖了政治、历史、文化等各个方面。
李光地从清军入关说起,谈到了圈地问题以及江南三大案,又提到了孔庙的重要性。
接着,他们又讨论了台湾的郑经以及吴三桂等人物。
康熙发现李光地不仅对历史事件了解透彻,还能够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。
此外,他对国家大事也有着独特的见解,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。
康熙不禁对李光地的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是否具备成为进士的能力。
于是,他故意问道:“不知李先生,此后如何打算?”
李光地听后,无奈地摇了摇头,叹息道:“哎,我本是福建人,此次来京城赶考,却遭此横祸,如今身无分文,只能暂且在这里摆起摊位,先谋个生计罢了!”
康熙见状,连忙摆手说道:“李先生何必如此气馁呢?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,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,总会有转机的。我认识一个官员,他正需要一位教书先生,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为你引荐一下,这样一来,你也算是有了一个落脚之处啊!”
李光地听到这里,不禁喜出望外,兴奋地回道:“好啊……若真能如此,那真是太好了!等事成之后,我必定要重重地感谢金公子啊!”
康熙微笑着点了点头,表示认可,并安慰道:“你暂且在这个客栈住下,稍安勿躁。明日,自会有人前来接您。”
李光地感激涕零,连连点头表示同意。
随后,他站起身来,向康熙深深鞠了一躬,郑重其事地说道:“金公子,大恩不言谢,待我李光地中了进士,飞黄腾达之时,一定不会忘记今日之恩,定会好好报答公子!”
康熙呵呵一笑,语气坚定地回答道:“好!一言为定!”
接着,李圆梦从怀中掏出二十两银子递给李光地,关切地嘱咐道:“这些银子足够你在这里住宿和生活一段时间了。”
李光地感激涕零,双手颤抖着接过银子,眼中满是感动之色。
第二天中午时分,阳光明媚,李光地正端坐在房间内专心致志地读书。
忽然间,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。
“屋内住的可是李光地先生?”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。
李光地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卷,快步走到门口,毫不犹豫地回应道:“正是在下!”
说罢,他迅速打开房门,满心期待地望着门外。
李光地缓缓推开了房门,眼前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。
这个小童个头还不及李光地的腰部,显得十分矮小。
然而,他的长相却非常俊美,浓眉大眼,高挺的鼻梁下长着一张樱桃小嘴,可谓是男有女相,模样十分迷人。
李光地拱手作揖道:“敢问阁下是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