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鳌拜犯下逆天大罪,实在是应该诛杀。
朝堂之上议论纷纷,有的大臣主张严惩鳌拜,以儆效尤。
有的则认为应当宽厚处理,以免引起朝野动荡。
“康郡王,议政王大臣定了鳌拜三十条大罪,如何处罚?”康熙问道。
康郡王杰书说道:“启禀皇上,鳌拜此人罪大恶极,这是议政王大臣拟定的处罚结果。”
康郡王说罢,呈上一本奏折。
康熙缓缓地打开奏章,目光落在上面。
他看到了这样的奏折:
将鳌拜处以凌迟极刑,他的亲子和兄弟也应当被斩首,他的妻子和孙子被贬为奴隶,家产全部没收;
而他的族人如果担任官职或者在护军之中,都应该被革去职位,每人鞭笞一百下,并被罚穿铠甲服劳役。
至于遏必隆,则被判处斩监候。
然而,遏必隆能够俯首认罪,并主动供出:“除了现在已经捉拿归案的与鳌拜结党同谋之人,还有罗多、莫洛、白清额等人尚未被拿获。”
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勘查和审讯,他们发现遏必隆犯下了十二条罪状。
他不仅欺骗君主,还耽误国家大事,在受审时不老实交代事实,把所有罪行都推给了苏克萨哈和鳌拜,却声称自己软弱无力无法劝阻。
因此,他们建议将遏必隆革职并处以绞刑,他的妻子则贬为奴隶。
辅国公、大学士班尔善的罪状共有二十一条,建议将班布尔善立即绞死。由于班布尔善已经去世,他的妻子也被贬为奴隶。
鳌拜的侄子、在内廷行走的塞本德的罪行,共有六条,建议将塞本德革职并凌迟处死,他的妻子同样被贬为奴隶。
吏部尚书阿思哈,革职立即斩首;
户部尚书马迩赛,革职立即斩首,马迩赛已死,应抛尸;;
兵部尚书噶褚,革职立即斩首;
吏部侍郎泰必图,革职立即斩首;
螯拜弟弟都统穆里玛,革职立即斩首;
鳌拜哥哥赵布太,革职立即斩首;
鳌拜儿子那摩佛,革职立即斩首;
鳌拜侄子讷莫、佛伦,革职立即斩首;
鳌拜女婿赖虎,革职立即斩首;
党羽希福、阿林、刘之源、刘光、插器、阿南达、布达礼、济世、迈音达、吴格塞、额尔德黑、郭尔浑等,分别拟为立绞,以上人等亲生及未分家之子并妻为奴,家产籍没。
议政王大臣此前都是被鳌拜屡屡压迫,甚至被贬出京城。
这些人对鳌拜恨之入骨,因此这刑法都是从重论处。
康熙看着眼前这份由议政王大臣们共同拟定的奏折,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。
如果在当初抓获鳌拜的那一天,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,或许他当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批准执行。
然而,如今的康熙已经逐渐成熟起来,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他明白,事情并非那么简单。
康熙缓缓放下手中的奏折,抬头看向康郡王,语气平静地问道:“康郡王,这就是你们议政王大臣们拟定的结果,你们大家是否都一致同意呢?”
康郡王恭敬地点点头,回应道:“启禀皇上,议政王大臣们对此方案并无异议,皆一致认为应当如此处理鳌拜一党。”
康熙轻轻叹了一口气,然后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百官,接着吩咐道:“将鳌拜和遏必隆二人押到保和殿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