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微微点头,示意他起身:“起来吧!”
熊赐履站起身来,恭恭敬敬地站在康熙面前。
他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,眼神却透露出几分忧虑。
康熙坐在龙椅上,微笑着看着熊赐履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好奇。
康熙轻轻咳嗽一声,开口问道:“熊先生,朕已经亲政快两年了,您觉得朕这两年来有没有什么长进呢?朕对朝政的处理是否得当呢?”
熊赐履听了康熙的话,心中不禁一紧。
他深知康熙虽然已经亲政,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权力。
朝中大事几乎都由鳌拜一手掌控,而康熙所处理的事务往往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面对这样的局面,熊赐履感到十分为难,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康熙的表现。
熊赐履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。
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启禀皇上,前几日您朱批下发的奏疏,被鳌拜强令取回并要求修改。这件事让臣深感忧虑。”
康熙微微皱眉,似乎想起了这件事。那是关于河道总督的奏疏,康熙在看过之后做出了批示。
然而,鳌拜对此并不满意,竟然强行更改了康熙的朱批,并重新下发。
康熙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,他自然清楚这件事的始末。
但他还是装作不解的样子,疑惑地问道:“哦?熊先生为何要提及此事呢?难道有什么深意吗?”
熊赐履深深地看了一眼康熙,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。
他心想既然康熙有意试探,那么自己就将计就计吧。
于是,熊赐履轻声道:“皇上,臣认为您的朱批并无不妥之处。然而,鳌拜却强行更改了您的旨意,这显然不符合朝廷的规矩。”
“此话何意?熊先生?”康熙疑惑的问道。
熊赐履缓缓说道:“皇上,人伦者,天理也!父子君臣,天下之定理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伦理道德乃是天生的,每个人都要服从儒家伦理。
而父子和君臣之间,更要服从常理,这就是天下的定理。
康熙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,然后缓缓开口道:“熊先生所说的,正是程朱理学啊,对于这一点朕自然是清楚的。”
熊赐履微微颔首,表示认同,并继续说道:“当年程朱理学曾经明确指出,天下的治乱与宰相有着密切的关系。”
康熙听后不禁叹了口气,感慨地说道:“如今虽然已经不再设立宰相一职,但实际上有一个人却已经超越了宰相的地位和权力。”说到这里,康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和不满。
康熙紧接着将话题一转,语气坚定而决然地对熊赐履说道:“熊先生,朕决心要铲除这位‘宰相’,不知您是否有良策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