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、先帝临终前,明令要其好生侍奉当今圣上,但他却违背遗诏,奏请前往守护陵寝;
九、明明是四辅政大臣一同奉上先帝的遗诏,他却说只有自己领受了命令;
十、群臣护送世祖皇帝的灵柩回归陵墓时,他竟然骑马倚靠在旁边,而没有步行跟随;
十一、违背了四辅政大臣共同启奏的誓言,常常擅自单独启奏;
十二、肆意取用先帝陵寝上所用的砖块;
十三、他前往盛京途中经过先帝陵寝,却不去恭敬地谒见;
十四、对于鳌拜等人提出向岛上陈述太祖、太宗所行事例的建议,他直接拒绝参与。
十五:质问他为何不肯列名,他回答说:“教导主子的地方,如果谁有意见,可以各自陈述上奏。”这明显是巧妙捏造的借口;
十六:和他商议皇帝亲政后,所奏事件应该在哪里批阅处理,他却说:“政务既然归还给皇帝了,宣召商议就不必去了。”这是对皇上的欺骗和蔑视;
十七:太皇太后曾下谕:“虽然皇帝已经亲政,但你们要一同辅佐理政。”现在却说宣召不去,究竟是什么意思?他又改口说:“如果皇上降下御旨召见,又怎么能不去呢?”
十八:想要启用之前获罪官员的儿子,有追究议论世祖时期已经结案的旧案的嫌疑;
十九:捏造辅政大臣听旨可以下午再进宫,而清正廉洁的官员不必进去的话语;
二十:起用已经被革职的尼龛,搜罗其他旗的那拉氏同姓之人;
二十一:皇上下旨酬劳辅政大臣,他却上奏说始终无法完全报答等话,实在没有能与他的异端之心相称的地方。
二十二、以索尼染病,朝廷议叙其功,伊染病不曾颁给,因以往守陵寝作为要挟;
二十三、将内院收贮故明《洪武实录》取回家中观看;
二十四、私向班布尔善等言:“周公辅佐成王,成王至三十余岁方归政务。”伊实有不愿归政之心。
鳌拜宣读完苏克沙哈的二十四条罪状,康熙心中咯噔一下,这不是要置苏克沙哈于死地吗?
鳌拜说道:“启禀皇上,苏克萨哈罪情重大,本朝无犯此等之例。”
康熙尚未说话,鳌拜又继续宣布对苏克沙哈的处罚:
“将苏克萨哈及其长子内大臣查克且处以凌迟极刑,
其余诸子穗黑、塞黑里、那赛、赛克精额、达器、德器,还有他的孙子停克札,以及他的侄子图尔泰、海兰,不管是否成年,全部斩首示众。
苏克沙哈等人家产充公,妻儿老小一并交给内务府;如果有侄孙辈的也一起充没为奴。”
康熙听到这里,脸色变得异常凝重,他提高嗓音大声说道:“鳌拜,那苏克沙哈好歹也是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啊,如此草率地处理,恐怕不妥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