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对杨光先略知一二,原来,杨光先乃是江南人士,身为回族的他自幼热衷于天文学,并对回族的《回回历》(即明朝时期的《大统历》)有着深入的研究。
话说崇祯十年,给事中陈启新弹劾宰相首辅温体仁贪赃枉法,却遭温体仁诬陷,最终含冤而死。那时,杨光先担任新安所的千户。
为了声援陈启新,他毅然将千户之位让与弟弟,自己则以平民百姓的身份为陈启新抬棺送行。然而,此举激怒了温体仁,杨光先因此遭受了五十廷杖的酷刑,并被流放至辽西之地。
温体仁倒台之后,崇祯皇帝将杨光先赦免,他也回到了京城。
崇祯帝重用利玛窦和汤若望时,杨光先曾多次弹劾利玛窦和汤若望,均被崇祯帝驳回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局势发生了变化。
到了顺治年间,杨光先渴望获得钦天监监正这个职位,并为此频繁上书弹劾汤若望。
其中,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所撰写的《辟邪论》。
在这篇文章中,杨光先对天主教进行了严厉的抨击,将其视为邪教。
他甚至将耶稣描绘成一个叛国的乱臣贼子,声称:“从盖法氏见耶稣屡次显灵,众人心悦诚服,其嫉妒之心更甚的话语中,便可知道耶稣是聚众图谋不轨之人。”
此外,他还指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“则耶稣是谋反的首犯,事情败露后被正法,这是明摆着的事实。”最后,他强调说:“其门徒避讳谈及谋反,但谋反的罪证确凿无疑。”
杨光先的言论充满了对基督教的偏见和误解,他试图通过诋毁汤若望及其信仰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。
自顺治初年至康熙年间,杨光先可谓是不屈不挠地向皇帝上书。
他先后撰写了《捐报疏》、《死争疏》、《正阳忠告》等奏疏,甚至还精心炮制出《摘谬论》、《辟邪论上》、《辟邪论中》以及《辟邪论下》等文章。
这一系列举动背后只有一个目的:扳倒汤若望!然而,尽管他费尽心力,但无论是顺治帝还是康熙帝,都对这些奏疏视若无睹。杨光先的努力似乎只是一场徒劳,他的声音并未得到两位皇帝的重视与回应。
汤若望嘴角微扬,发出一声轻笑:“杨光先身负绝世之才,其能力确实不容小觑。然而,就历法精准度而言,《大统历》实难与《时宪历》相媲美。”
康熙闻此言论,不禁开口道:“唯愿杨光先此番仅是欲与先生较量两历之优劣,而非别有所图。”
汤若望颔首应道:“杨光先对吾等天主教抱有成见,对吾等所制历法亦颇为不满。然此次日食之比试,余必令彼心悦诚服。”
汤若望踏出乾清宫,心中暗自思忖道:“杨光先啊杨光先,你我争斗半生,你始终未能战胜我。昔日,我得到崇祯帝、多尔衮以及顺治帝的庇佑,你自是无法与我抗衡。现今,有太皇太后和皇上作为我坚实的后盾,你依然不是我的对手。况且,《授时历》的算法明显比《大统历》更为精准,待到六月初一,看你如何收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