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叶子跟随他一年多,熟悉他的想法,而且外人也不知道苏叶子与繁星科技的关系,很方便此次融资。
想到这里,楚千澜将女娲系统查到的资料打包发给苏叶子与李见山,顺便拨通了苏叶子的电话,“你联系李见山,以超凡资产的名义,对接晶芯影像和维信科技,资料已经发给你们了。
我的要求是控股两家公司,可以承诺,无大事不插手管理权,控股后可借调资金供应发展,但要求大幅度提高技术投入。”
苏叶子接到电话时,正整理繁星科技下月的战略会议纪要。听到楚千澜的指令,她立即回应道,“楚总放心,我看完资料后会立即联系李总,明天就组建团队。”
她语气沉稳,多年的助理工作让她早已习惯这种突发任务。
“嗯,要尽快确定能否成功获得控股权,若无收购希望,便直接停止谈判,寻找拥有同类技术的厂商。若对方有意合作,谈判时可适当放弃利益,尽快达成合作。”
楚千澜叮嘱两句后,便结束通话,再次联系李见山。
将事情吩咐下去后,接下来就是等待结果了。
虽然这两个厂商现在的状况都不好,楚千澜融资算是雪中送炭,但这并不意味人家愿意放弃企业的控股权。
在他看来,这两家公司都是大股东控股,想要融资容易,但想要拿到控股权,恐怕会非常困难。
然而,对于启明手机的关键元器件,他必须有一定的掌控。尤其是国外巨头有可能对繁星科技进行围堵的情况下,他更是不能掉以轻心。
两家生产企业的控股权,他必须拿到手。大不了,就换一家技术相对较弱的企业收购。有着女娲系统辅助,再加上科技图书馆的支持,发展科技并不困难。
事情安排下去后,楚千澜便将心神沉浸到科技图书馆,寻找两家公司能够用到的技术。
转眼已是9月底,王世杰传来消息,深蓝半导体2号车间的250纳米光刻机已经卖了出去,当初1000万买的,现在卖出去1200万。
楚千澜接到王世杰的电话时,正在复刻科技图书馆中“oS传感器降噪算法”的关键资料。
听到250纳米光刻机溢价卖出,他指尖在桌面上轻叩,语气带着几分赞许:“溢价卖出是好事!既然光刻机已经出售,那就让买家尽快将设备转移。
2号车间清理出来后,立即按要求改造,重点优化防震地基和洁净室的空气过滤系统,确保65纳米光刻机入场后,可以直接安装。”
电话那头的王世杰连忙应声:“楚总放心,2号车间改动较少,剩余50天的时间,足够完成改造。”
楚千澜应了一下,继续问道,“大熊国那边什么情况,光刻机运输走到哪一步了?”
“大熊国那边刚刚清关,预计还要一个多月才能进入龙国境内!”王世杰略作沉吟,继续说道,“楚总,我在国际市场看到一台193纳米深紫外光源系统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