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沈院士的询问,楚千澜指尖轻叩会客室的实木桌面,语气带着几分审慎的从容:“沈院士,星源探索正在使用星途EdA工具,基于星象指令集研发45纳米芯片。
待到手机所需要的各种芯片开发完毕,能够形成产能,我们才会考虑对外授权EdA工具与指令集。”
沈国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“你们有星象指令集与星途EdA,设计这一块问题应该不大,但想要形成产能,恐怕很难完成。
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是65纳米制程,这台设备此时正在安装,以后会在原商家的监控下运转,星源探索的芯片,肯定不能在那里生产。至于深蓝半导体,现在制程距离45纳米更远,根本达不到生产要求。”
“事在人为!”楚千澜笑着说道,“沈院士去年也不会相信,国内会有自主产权的EdA工具与指令集出现吧?”
他自然不会将深蓝半导体准备采购大熊国65纳米光刻机的事情说出来,毕竟这是国外禁售的先进设备,若是被有心人知道,万一提前给截胡了怎么办。
这消息若是传出去,肯定有人能做这种事来。
“既然楚总这么有信心,那星途EdA与星象指令集到底什么时候能面世呢?”沈院士又将问题拉回到原点。
楚千澜略作沉思,语气坚定的说道,“最慢一年半吧!明年年中,手机所需的各种芯片就能设计出来,至于量产,争取在年末前搞定。到那个时候,繁星科技的芯片将不会受制于人。”
沈国梁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顿,语气带着几分感慨:“一年半……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若是真能在这个时间里搞定芯片设计与量产,那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格局,恐怕要变一变了。”
两人又相互探讨了一番其他技术问题,直到临近中午,沈国梁起身整理公文包,语气带着几分郑重。
“既然时间和核心原则都定了,那后续对接就要抓紧。下周我会安排人过来与你们商谈具体的合作章程。龙科院的那几个团队,也需要你们去人培训如何使用星途EdA工具与星象指令集。”
楚千澜起身送他到门口,笑着回应:“沈院士放心,各种培训资料,我们都有现成的。”
送走沈院士,重新返回办公室,楚千澜开始考虑此次合作的利弊。
与龙科院合作,无疑是给星源探索加上一层“国家背书”的保护色。至少像是创科投资低价入股的事情,绝对不会发生在星源探索身上。
另外,更多的团队使用星象指令集与星途EdA工具,很可能发现技术优化的盲点,能让星源探索的技术迭代少走弯路。
至于《半导体技术安全保障函》中提到的那些优厚待遇,看着似乎都非常好,但想要落实,恐怕会异常困难。若真遇到相关的事情,楚千澜肯定会拿着保障函前去争取的。
当然,此次合作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。即便龙科院的专家都签署了终身保密协议,200人的使用规模,意味着技术泄露的概率比内部研发时高出数倍。
一旦星象指令集的动态调度逻辑被泄露,古歌、膏通等国外巨头肯定会联合针对繁星科技。
还有一个麻烦,就是合作过程中龙科院提出“技术共享”的额外要求。比如将星途EdA的部分模块开放给其他国企,楚千澜将陷入“拒绝得罪官方”或“泄露核心技术”的两难境地。